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马蜂与蜜蜂处理各不同

发布时间:2012.07.17 来源: 发布人:admin 点击数:3313


本报记者 姜淦 通讯员 刘丹 黄贤君

 

近日,记者从一些医院了解到,随着夏季的到来,广东进入雨水多发季节,毒虫四出,市民发生毒虫叮咬事件与日增多,市民在这方面的防范更要值得注意。为此,记者采访到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穗,向市民介绍毒虫叮咬后的处理方式。

 

马蜂蜇后用醋冲洗

在毒虫叮咬中,蜂类的叮咬最为常见,其中又以蜜蜂和马蜂为主。李穗介绍到,一般市民都知道,在被毒虫叮咬后,第一步就是将毒针拔出,接下来会挤压伤口,将血液往外排,避免过多毒素进入体内。

“有经验的市民可能知道用醋水冲洗伤口,但马蜂和蜜蜂的毒液物质是有差别的,所以要特别注意。”他说,马蜂的毒液中含碱性成分,所以可用醋冲洗起中和作用。“蜜蜂的毒液恰恰相反,应用氨水、肥皂水等碱性水中和毒液中的酸性物质。”

 

毒虫中酸性毒液居多

除了蜂类,城市居民碰到较多的毒虫叮咬还有蜘蛛、蜈蚣和蝎子,后者多见于有售蝎子的市场附近。李穗指出,这几类毒虫的毒液都是酸性的,在处理时也可用肥皂水和氨水。“若是毒性较大的,市民在做简单处理后,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他表示,其实大部分的毒虫叮咬都是可以避免的,关键是要做好环境清理工作。“像潮湿阴暗的家庭,就得定期打扫卫生死角,而且蜘蛛、蜈蚣之类的多藏匿于木质家具中,市民要注意保持这些家具的干燥清洁。

李穗建议,暑期出行应做好以下准备:

◆带上驱蚊油或清凉油,可起到驱毒虫的作用;

◆野外不要穿得太暴露,可选择轻薄的衣物,但最好能覆盖全身;

◆野外被毒虫叮咬后,先拔刺,后挤伤口,再用大量水冲洗,也可用牙膏、洗发水等偏碱性物质冲洗,严重者就近送往医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