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新技术

我院胃肠外科专家团队推动发现结直肠癌潜在标志物

发布时间:2014.06.03 来源:胃肠外科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7127

近期,我院副院长、胃肠外科主任医师徐学虎率领的研究团队最新研究发现:miRNA(一种小分子核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有17个miRNA具有作为结直肠癌的临床筛查指标的潜能,这就意味着作为组合,它们可能成为结直肠癌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这一系列研究日前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卷》和中华系列核心期刊杂志上。徐学虎副院长介绍,根据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上月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发病年龄比欧美提前约10年,上海每天诊断出16例的结直肠癌,有8人死于结直肠癌。 而在广州,癌症发病率前五位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鼻咽癌,其中,广州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突破45/10万,在全国31个肿瘤登记点中发病率位居第一,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近10年来,广州男性市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了44%,居于发病的第二位(33/10万),死亡的前三位(23/10万)。
徐学虎副院长介绍,处于不同的直肠癌分期,治疗效果差距显著。在直肠癌I期发现的患者,在得到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91.4%,而到了IV期,即使接受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也仅为8.3%(详见附表)。大约有一半患者在手术后因局部复发或转移而最终死亡。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57%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之前就已经发生了转移。”徐学虎说,新发现可促使高危易感人群的早筛早查。  

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对临床的助益情况报道发表在了6月2日的《广州日报》保健版。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