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大肠癌发病率居广州恶性肿瘤第二

发布时间:2017.04.18 来源:《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4050

2017年04月18日 星期二   第A02:身体管理


本报记者  王智锦  通讯员  白恬

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居所有恶性肿瘤第三位,每年死于结直肠癌的患者有15.9万人,男性高于女性,发病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2017年4月15-21日是第二十三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提高公众对大肠癌的防治意识,4月17日广州市疾控中心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区疾控中心举办了大肠癌筛查科普活动。

我市提供免费筛查服务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肠癌防控项目负责人李燕博士介绍,广州市大肠癌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作为最可能预防的癌症之一,广州市从2015年开始对广州市50至74岁常住居民开展大肠癌免费筛查。

盆腔放疗史者也属高危人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周鹏志指出,高脂肪饮食与食物纤维不足是大肠癌发病的最主要因素。当前,在居民饮食中,肉、鱼禽及蛋类的比例明显增加,其成分以蛋白质为主,而纤维成分较少。传统食物中“粗粮”的摄入比例则逐年下降,而粗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由于蛋白质类饮食属于少渣饮食,通常可被消化吸收的部分较多,容易引起便秘的症状。蛋白质饮食的增多,容易造成部分蛋白质消化不良,易使大肠内滋生腐败细菌,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引起大肠黏膜发生突变,诱发大肠癌。

此外,周鹏志表示,大肠癌高危人群除大便潜血阳性、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本人有癌症史、长期吸烟或者肥胖、慢性便秘、黏液血便等人群外,有盆腔放疗史者也应提高警惕。

肠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方式

大肠癌可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及血行播散,因此早期筛查对于大肠癌的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介绍,大肠癌的诊断主要靠肠镜及黏膜活检病理确诊,最为普遍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确诊方式是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壁及肠腔的改变,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大小,判断浸润的范围且最后可依据活检组织确诊。

对于大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周鹏志建议常规检查结肠镜。检查费用方面,肠镜检查分为普通肠镜及无痛肠镜检查,普通肠镜大概为348元左右,无痛肠镜需要730元左右。“需要注意的是检查需要提前预约,且2-3天进食流质或者少渣饮食,检查前需要服用泻药清洁肠道。”周鹏志说。

预防大肠癌做好三点

临床发现,很多大腹便便、运动少、久坐不动的男性,尤其是应酬多且以车代步的人士在患病人群中占较大比例。

因此,预防大肠癌,周鹏志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1)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进食蔬菜及水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适当补充维生素和戒烟;

(3)坚持锻炼。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三分之一,如快步走,以稍感有些大喘气为宜。

最后,周鹏志特别强调,长期便秘的患者,切不要自行使用含有泻药成分的“中药”或者“保健品”,因为这类药物多含有对肠道粘膜有损伤的通便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结肠黑变病,从而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