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50岁是子宫肌瘤的高发年龄,每四五位女性中就有一人在这时长子宫肌瘤
●三大问题困扰子宫肌瘤女性:要不要手术?传统开腹好还是微创手术好?剔除肌瘤还是切除整个子宫?
●子宫肌瘤成因未明,但环境污染、压力和饮食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专家:只要符合特定条件,最好还是能保留子宫
子宫肌瘤,是很多女人都绕不开的难题。数据显示,我国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高达20%~25%,而30岁~50岁是高发年龄。照此推算,每四五位女性中就有一人会在人生的黄金岁月里遭遇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并不是什么恶性疾病,不会有即时的生命危险,如今治疗起来办法也很多。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但凡得过子宫肌瘤的女性,均深受子宫切还是留的困扰,没有一个不说“烦”。
到底烦在哪里?
首先,得了子宫肌瘤要不要开刀把它们给切了?有人说可以先观察观察,但也有人说应该尽快手术。
好不容易痛下决心决定手术了,可面对微创、开刀、介入、射频等一系列的方法,到底选择哪种好呢?
最后,终于决定开刀吧。那,是单单把瘤子剔除掉,还是索性将瘤子的老巢——子宫也连根拔除?
日前,记者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专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两位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妇科专家——王沂峰主任和生秀杰主任。他们一致认为,子宫肌瘤虽然是个常见的妇科病,但处理起来情况却千差万别。“治疗子宫肌瘤不能光盯着瘤子本身,我们还要关注这个瘤子处理后会对人体的大环境,例如子宫的情况、盆腔的环境、内分泌系统、生育能力等产生怎样的影响。只有在通盘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我们才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王沂峰说。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葛峰、梁建钟摄影报道(署名除外)
医学指导/王沂峰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
医学指导/生秀杰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家观点:
王沂峰:“我们很反对一些医生不问青红皂白,一看病人是子宫肌瘤就来个全宫切除。子宫毕竟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的存在自有道理。在子宫没有恶性疾病、子宫肌瘤数目不多,复发机会不高等前提下,可以保留的子宫都应尽量保留。”
生秀杰:“关于子宫的弃与留,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很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临床上有很多问题,是要到打开了腹腔,医生在一个完全的视野下才能发现的。”
案例:每月例假像“血崩”
今年45岁的赵女士最近两年每逢例假都“如临大敌”。“每个月来月经就像血崩一样,普通的卫生巾根本不顶用,要用那种像BB纸尿裤那么厚的才行。”由于月月“大出血”,赵女士的血色素只剩下50G/L(正常值110~150G/L)。严重的贫血让她脸色苍白,面容憔悴。
赵女士这一切不幸只有一个原因——子宫肌瘤。“两年前就发现了,B超显示肌瘤的直径大概3厘米。”赵女士说,当时医生建议她手术,但后来又咨询了另一家医院的妇科专家,这位专家却认为,赵女士当时已经43岁,再过几年就绝经了。而只要绝经,肌瘤自然就会萎缩。可以先观察一下再手术。
“可以不动刀子自然是最好的。”赵女士的心态和绝大多数害怕手术的人一样,于是她选择了后一位专家的建议。但看着最近每况愈下的血色素和月月来例假的惶恐,做手术的念头又浮上赵女士心头。
然而,听说很多动了手术的子宫肌瘤病人,最后都被医生切掉了子宫,赵女士又犹豫了。“子宫是身体的一部分,真是非切不可吗?”
成因分析:子宫肌瘤或与女性压力有关
专家指出,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明确,但有研究显示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环境污染、压力以及饮食等可能有相关性。
而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如今年轻女性患子宫肌瘤的人数越来越多。“临床上经常碰到20出头就长了大肌瘤的女病人。”王沂峰分析说,这主要与现在很多年轻女性工作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抽烟,爱吃油腻、刺激的食品有关。"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的改变,而子宫肌瘤恰恰就是由内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正因如此,王沂峰认为广大年轻女性要预防子宫肌瘤首先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戒烟,多吃深海鱼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专家提醒:腰痛、便秘、尿失禁 或与子宫肌瘤有关,保留子宫者要注意定期随访
子宫肌瘤对女性的危害除了月经量增多引起贫血、影响受孕、容易流产等之外,还能引起一些不为人知的并发症。
今年40岁的刘女士,常年有腰痛的毛病,在广州辗转看了多家医院,先后被诊断为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错位……各种检查、治疗,近年来前前后后不知花了多少钱,可腰痛却像梦魇一样与她如影随形。上个月,刘女士因为子宫肌瘤导致月经量多、贫血而接受了剔除手术。奇怪的是,手术后,刘女士除了月经量恢复正常外,连腰痛也大大减轻了。
对此,王沂峰分析说,部分子宫肌瘤会对身体的其他脏器造成压迫而引起并发症。像刘女士的例子,就很可能是因为子宫肌瘤压迫了腰椎附近的神经,所以常年腰痛。而此外有些病人的子宫肌瘤压迫了肠道,导致常年便秘。这些人在剔除子宫肌瘤后,便秘也随之好了。还有的病人,子宫肌瘤压迫膀胱,导致尿失禁,同样也是在剔除了子宫肌瘤后,尿失禁也消失了。
至于切除子宫到底会不会导致盆底松弛,生秀杰指出,随着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多数接受手术的女性都正处在生育年龄,盆底松弛的情况本来就不多,因此不能笼统地将“切除子宫”与“盆底松弛”画上等号。
保留子宫者要注意定期随访
对于那些一心要保留子宫的患者,王沂峰特别提醒一定要做两项重要的检查: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也就是俗称的子宫诊刮,以及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目的是要排除子宫是否存在恶性病变,万一子宫已经发生了恶性病变,那是一定要切除的。”王沂峰强调说。
除此以外,保留了子宫的患者尽管肌瘤剔除了,但肌瘤生长的环境——子宫还在。“肌瘤的复发率很高,患者术后一定要注意定期随访观察。”生秀杰提醒说,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尽量不要熬夜,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知多D:子宫肌瘤治疗方法逐个数
随访观察:适合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接近绝经期的女性。
药物治疗:以中药和中成药为主,但疗效不确切。部分西药的疗效确切,但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引发严重的骨质疏松。
保守性手术:即子宫肌瘤剔除。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以及肌瘤数目不是太多,子宫不存在恶性病变,接近绝经期,肌瘤剔除后复发风险不高,同时又有保留子宫意愿的女性。
根治性手术:即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保留宫颈)。适合已经没有生育需求或生育可能,合并子宫内膜异常,子宫肌瘤多发,术后复发风险高的女性。
介入治疗:疗效确切,通过栓塞血管是肌瘤缺血、坏死、吸收而达到消除肌瘤的目的。但肌瘤的吸收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手术后肌瘤不会立刻消失。另外,由于这种治疗方法对子宫的血液运行会有影响,因此有生育要求的女性选择这种治疗方法时要慎重考虑。
盘点:子宫肌瘤治疗三大疑问
赵女士的故事可以说是广大子宫肌瘤患者的缩影,很多人都与她有着相似的心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一家医院,每年光是因为子宫肌瘤而被切掉的子宫就高达1000个。这些子宫真的都有必要切吗?得了子宫肌瘤是不是都得“挨”一刀?手术的话,是微创好还是开腹好?面对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这三大疑问,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说法。
疑问一随访观察OR择期手术?
专家释疑:关键要看症状
王沂峰认为,要不要动手术关键是要看症状。“一般来说主要有这几个标准:第一,月经量多,尤其是已经引起了贫血。第二,肌瘤的大小,如果肌瘤比较大,而且还对腹腔里的其他脏器,例如直肠、膀胱等造成了压迫,那患者最好是尽早手术。但是,大小这个标准也不是绝对的,还要看肌瘤长的位置,有些位置上的肌瘤,即使直径只有1厘米,但影响大,最好也要尽快手术。”
生秀杰则指出,除了症状,患者年龄的大小,短期内有没有生育需求也是要考虑的。“如果患者的年龄已接近绝经期,而每月月经量不是很大,血色素正常,那可以先随访观察。因为到了绝经期,大多数的子宫肌瘤会自然萎缩。另一方面,如果肌瘤不是很大,长的位置不是很要紧,而患者在两年内又有生育的需求,那我们也建议随访观察。因为一旦做了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是不能在短期内怀孕的。要根据手术后子宫创伤的不同决定怀孕时间,最长的要两年后才能怀孕。”
生秀杰还强调,除了上述的种种因素,还要看子宫肌瘤会不会在短期内长得很快,“尽管子宫肌瘤99%以上是良性的,但毕竟还有小于1%的恶变机会,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肌瘤又长得很快,而且还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我们就要考虑恶变的可能,这种情况也是要尽快手术的。”
疑问二:剔除肌瘤OR切除子宫?
专家释疑:能留的子宫尽量留
王沂峰说,如果从宏观的角度看,子宫是女性与生俱来的器官,是身体的一部分,如非万不得已,当然最好能让它伴随着女性终老。“但如果子宫长了肌瘤,那我们就要衡量,是保留子宫的益处多,还是切除子宫的益处多。”
“生育和维持盆底结构的稳定是子宫的两大功能。”生秀杰说,因此对于那些年轻未生育的患者,保留子宫是放在首位的。而对于那些年龄接近绝经期,同时也没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的生育功能对她们来说意义不大。
“但尽管如此,子宫还有维持盆底结构稳定的功能,而且对于内分泌和激素代谢,子宫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子宫的存废还关系着女性的身心健康。”王沂峰说。“所以,我们非常反对一些医生只要是子宫肌瘤就给病人来个全宫切除的做法。”他认为,如果肌瘤的数目不是太多,排除了子宫恶性病变,同时患者又有保留子宫的要求,那么医生还是应该尽量满足。“关键是医生要把情况和病人说清楚,让病人在知情的前提下作出选择。”王沂峰说。
“但保存子宫也存在着肌瘤复发,需要二次、甚至三次手术的可能。”生秀杰提醒。此外,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各类子宫恶性病变,例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等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这些因素我认为患者也是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考虑的。”
疑问三:微创手术OR传统开刀?
专家释疑:盲目微创易“漏网”
所谓“微创手术”在临床上指的是在宫腔镜或腹腔镜下施行肌瘤剔除或全宫切除的手术。这种手术方式一般只需在患者的腹部开几个0.5~1厘米的小口,表面的创伤比较少,容易恢复。“微创手术发展到今天已相当成熟,理论上来说,绝大多数子宫肌瘤的手术都可通过微创完成。当然,也有例外。”而专家所指的这些“例外”主要是患者曾经接受过腹部手术,腹腔有可能出现广泛黏连,类似的情况都不适宜做微创手术。
此外,王沂峰指出,微创手术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对一些多发的、深部的小肌瘤,如果通过微创来做,比较容易遗漏。”
专家们认为,患者不宜太盲目地追求“微创”。“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只有腹腔打开了,医生在一个完全的视野下,才能发现的。”
另外民间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既然是“微创”,对子宫的损伤自然就会少一些,那么一些急着想生宝宝的女性就能早点怀孕。生秀杰主任对此解释说,无论是传统的开刀还是现在的微创,其实对子宫的创伤程度是一样的。“两者的分别主要是进入的途径不一样,前者表皮的伤口大一点,后者小一点。但术后怀孕时间的快慢与选择哪种手术方式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文章来源: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07/24/content_1036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