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动物发情期躁动常咬人,医生:提醒宠物舔伤口也可致病

发布时间:2012.07.03 来源: 发布人:admin 点击数:4335


本报记者 姜淦  通讯员 刘丹 黄贤君

进入夏季以来,常有市民反映自家的宠物可能因为到了发情期,变得比较躁动,甚至有出现咬人的情况。记者也从部分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因猫狗咬伤的患者较其他季节有所增加。然而,对于被宠物咬伤后该如何紧急处理,不少市民直摇头。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的医生。

 

咬伤后紧急处理五步骤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李穗告诉记者,被宠物咬伤后,如果伤口较深,可通过挤压伤口以达到排毒的目的;有条件者可用酒精进行初步处理。更规范的紧急处理方式,可参照2009年12月11日起施行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1.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2.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

3.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4.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5.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接种狂犬疫苗越早越好

不久前,有媒体披露一被狗咬伤胳膊的一岁半女孩,一周后狂犬病发作,后送往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紧接着一位中年男性,也因家养宠物咬伤嘴唇,一个月后狂犬病发病身亡。归结起来,除了因为狂犬病毒发病迅猛外,还与人被咬后的不当处理有关。

李穗提醒,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伤者在初步处理伤口后,就应尽快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处理。《规范》中也指出,凡被狂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后,应不分年龄、性别,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狂犬病疫苗。一般被咬伤者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如咬伤程度严重或伤处近中枢神经可加倍量注射疫苗,疫苗使用如不及时或剂量不足都会影响预防效果。

 

宠物舔舐伤口也可致病

被宠物咬伤后,市民多少还会有防范心理,但若只是被宠物抓伤,或者是身上有伤口,被宠物舔舐,能够想到去打狂犬疫苗的估计并不多。李穗告诉记者,由于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所以病畜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

“正因如此,狂犬病毒除了通过咬伤传播以外,还可由带病毒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而入侵人体。”他特别提醒家有宠物的人士,除了要注意不被宠物咬伤、抓伤以外,还要重点保护自己身上的伤口不被宠物舔到。虽说宠物舔舐主人伤口温暖人心,但从安全角度考虑,应尽量避免宠物与伤口的接触。

 

链 接

每年应给宠物打疫苗

广州市芳村花地湾花鸟市场新心爱动物诊所的宠物医生陈医生告诉记者,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救,所以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又在于给宠物打疫苗。“对于上了牌的宠物每年我们都会要求打狂犬疫苗。”她说,至于有些市民可能担心因为没给宠物上牌就不能打疫苗,这一疑虑是多余的。“无论有无上牌,一般正规宠物医院都提倡为宠物们打疫苗。”

除了要给它们打针外,定期带它们去体检也是宠物主人要做的功课之一。春夏季是生物的繁殖季节,像弓形虫、血原虫、蛔虫和绦虫等寄生虫有可能入侵宠物体内,并且大量繁殖。“一般情况下,人很难观察到动物变化,只有到专门的宠物医院进行体检才能够发现问题。”陈医生说,一般体检半年一次就够了,像现在这个季节最好能给它们做一次。“尽管人畜共患的疾病不多,但做好预防工作对自身来说还是更安全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