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所有科室 > 黄埔院区 > 儿科系统 > 小儿外科 > 科室动态

腹股沟斜疝

发布时间:2023.01.16 来源:小儿外科 发布人:管理员 点击数:3615

 

1.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俗称为“小肠气”,医学上称为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发病原因是由于出生后腹腔连接会阴处有一漏管(鞘状突)未闭合,腹腔内脏如小肠或女孩之卵巢或子宫等,可自腹腔脱出进入疝囊。疝出的肠管可能导致肠梗阻,如出现嵌顿更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腹膜炎甚至死亡。而女性疝气,如果疝入物为卵巢或者子宫,则有可能出现缺血坏死,继而影响生育。

小儿疝气大部分为先天性解剖异常所致,当小儿疝气在半岁内不愈合时,自愈的可能性极小,应手术治疗。

2.腹股沟斜疝只有男孩会有吗?

非也,女孩得腹股沟斜疝更应该小心,因为女孩的卵巢、输卵管等可下落到腹股沟内,而且早期一般不会出现疼痛,等出现剧烈疼痛时,很可能出现嵌顿、坏死。不及时治疗,会有切除卵巢、输卵管的风险。

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腹股沟斜疝?

孩子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家长们可以看大腿根部是否有包块或肿物,活动或者哭闹时有没有变大,轻轻揉一下、或者睡醒起来包块会不会消失。如果孩子不停地哭闹,且大腿根部的小包持续存在,则很有可能出现嵌顿疝,这时需要马上到医院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4.小儿疝气的手术时机

小儿疝气若发生嵌顿,必须及时就诊,由医生决定是否可手法整复。若不能手法整复或整复失败,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若小儿疝气未嵌顿或可复位,则可到1岁左右手术治疗。

5.小儿疝气手术如何进行?

小儿疝气手术有两种方式: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高位结扎疝囊)。传统的手术方法需在腹股沟部位切开2-3厘米的伤口。腹腔镜手术指在腹壁上打1-2个直径约1cm的小孔,通过腔镜系统将腹腔内的画面呈现在屏幕上,医生操作腔镜器械进结扎疝囊。这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

6.腹腔镜疝手术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

1)不会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精索的神经,血管和提睾肌亦不受损伤。

2)能做到腔镜直视下的高位结扎,结扎确切、完全,不易复发。

3)可同时处理双侧疝及复合疝,减少手术创伤。

4)能检查和发现另侧是否存在隐性疝,并可同时施行腹腔镜手术。

5)术后患儿不适或痛疼较少,创伤小,恢复快,入院—手术—出院,24小时可完成。

缺点:此手术经腹进行,术后可能出现肠粘连,肠梗阻。术中有可能损伤腹腔内脏器,有中转开腹的可能。 

7.腹腔镜手术一定要全身麻醉吗?

目前绝大多数的腹腔镜手术都需要全身麻醉,因为手术中需要向腹腔充入二氧化碳以使手术医师有足够的视野和操作空间,也要借助全身麻醉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麻也可减轻患儿的焦虑情绪,取得最佳的医患配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8.手术后可能出现哪些特殊情况?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虽然被认为是一项很安全的手术,但术后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

1)对麻醉的反应(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等),发热等。

2)水肿:腹股沟区及阴囊的水肿、积液,大多可自行吸收,少数患者经抽吸后可消失。

3)疼痛:大多轻微,经对症治疗可好转

4)血肿:腹股沟区及阴囊的少量积血,大多轻微,可自行吸收。

5)输精管或精索动静脉的损伤:少见

6)腹腔镜手术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包括术中充二氧化碳气体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皮下和(或)阴囊气肿等。发生率都很低。

9.手术前后如何护理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1)术前防止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吃易消化多纤维食物。

2)出现嵌顿疝,立即去看医生。

3)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4)术后第5天、第8天伤口换药,避免手术肚脐切口感染、裂开。

5)少数患儿因个人体质因素可出现线结反应,表现为切口  

 部位红肿,皮下硬结,及时复诊。

6)术后1个月小儿外科门诊后复查。

我院小儿科采用的微创疝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后一天即可康复出院。欢迎宝爸宝妈们带着宝宝们前来就诊咨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