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是第17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识别中风症状,把握宝贵时间”,口号是“争分夺秒,挽回生命”。为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让更多的居民意识到脑卒中防治的重要性,在世界卒中日来临之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联合周边社区及专科联盟单位举办了大型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卒中防治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居民对脑卒中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脑卒中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是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据统计,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发生卒中后,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脑组织及其所支配的运动、语言、认知及情感等多个功能也将同步逐渐丧失。但是,如果卒中症状能够被早期识别,患者在发病4.5小时之内被及时送达有救治卒中患者能力的(综合)卒中中心医院,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多数可以明显恢复,甚至完全恢复,健康良好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挽救。因此,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诊治,治疗和康复效果也就越好。
为让更多市民认识和了解脑卒中相关健康科普知识,10月28日,我院神经内科组织开展了脑卒中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及义诊活动。活动形式为科普讲座及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筛查,包括测血压、测血糖、卒中风险筛查和专家现场咨询服务,并发放脑卒中防治宣传手册及健脑手指操图册。
在科普讲座环节,神经内科主任梁燕玲教授向市民介绍了卒中防治的意义,快速有效的救治和规范的管理对卒中的预后极为重要,并深入简出地讲解了脑卒中疾病的相关知识,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分享了脑卒中的快速识别与急救,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加深大家对脑卒中早期识别的认识。
在义诊环节,专家们就群众咨询进行细致解答,医护人员为前来问诊的群众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发放脑卒中宣传手册,并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等。专家们根据群众身体状况判断其患有脑卒中的风险,并针对其不良生活习惯给予个性化指导,提醒大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避免肥胖,并定期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脑卒中。
本次卒中科普系列活动,共义诊咨询群众2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近千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大众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认识,引导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急救、治疗、康复科普知识的知晓率,也通过专家现场诊病交流,为群众创建了一个与名医沟通的桥梁。
与此同时,在世界卒中日前后,我院神经内科专家关海涛主任通过多个平台直播向大家介绍了卒中防治的意义,快速有效的救治和规范的管理对卒中的预后极为重要,并深入简出地讲解了脑卒中疾病的相关知识,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分享了脑卒中的快速识别与急救知识。
卒中救治,365天24小时不间断。多年来,我院卒中中心救治团队,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救治服务能力,长期致力于卒中防控的公益科普宣教,落实防治结合策略,切实提升百姓健康水平,为降低本地区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不懈努力。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