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困扰了人类数千年,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全球10亿多人。为了让更多人科学认识、正视偏头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妇女报、公益时报、患者社群等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发起倡议于2024年确立5月27日为“偏头痛关爱日”,并将每年5月定为“偏头痛关爱月”,集中开展主题系列公共科普及患者关爱活动,旨在提升大众对偏头痛患者疾病负担的关注,推动患者积极进行科学治疗。
2025年5月27日是偏头痛关爱日,今年的主题是“头痛无畏,生活有为”。为提升广大公众对偏头痛的认识与关注,通过专业科学的规范诊疗,帮助患友们远离头痛困扰拥抱幸福的生活。当日,神经内科团队头痛专病专业组在我院门诊大厅开展偏头痛科普教育,并同时开展义诊活动,为头痛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义诊现场,我院神经内科梁燕玲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为民众免费咨询并进行偏头痛快速筛查,通过一对一问诊、头痛日记分析、用药指导等服务,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帮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活动现场发放偏头痛快速自我诊断问卷及偏头痛科普宣传手册数百册,吸引参与人上百余名。
活动现场
义诊同步开展了偏头痛主题健康宣教讲座。神经内科方小波博士从什么是偏头痛、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危害、头痛急性期和预防性治疗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重度搏动性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是一种失能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社会活动,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下降,建议患者若反复头痛,应前往神经内科头痛门诊规范治疗。许多患者朋友表示受益颇多:“第一次认识到偏头痛是可防可治的疾病,而不是吃个止痛片扛过去的小问题”。
科普讲座
本次“偏头痛关爱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行,不仅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也促进了社会对偏头痛这一疾病的理解和关注,还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为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想知道自己的头痛是不是偏头痛?快来做个小测试
1.疼痛部位:疼痛是否集中在头部单侧或者会转移(如太阳穴、眼眶周围)?
2.疼痛性质:痛感是否为搏动性,类似脉搏跳动?
3.伴随症状:头痛时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
如果以上3个问题,你的答案有2个及以上为“是”,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频繁发作的偏头痛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中风风险!若每月发作≥4天,或尝试多种方法仍无法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头痛门诊!
头 痛 门 诊 专 家 介 绍

梁燕玲 神经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卒中中心副主任、眩晕中心主任,神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擅长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头晕头痛症、神经痛、痴呆、妊娠相关性脑病等诊治,致力于脑卒中的急救康复及二级预防、眩晕、妊娠相关性脑病的研究,熟练操作耳石症手法复位。先后主持各级课题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多篇。多次获“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等称号。
出诊时间:荔湾院区:周一上午、下午(特需);周四下午、夜诊;
黄埔院区:周五上午

李斯颖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掌握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头痛及神经疼痛、脑血管疾病、帕金森运动及认知障碍疾病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临床神经电生理的应用和研究。从事神经病学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主持广东省卫健委、教育厅等课题,发表SCI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荔湾院区:周四上午

方小波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讲师,临床博士后,硕士生导师。201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熟练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卒中筛查及慢病管理)、头晕头痛症、睡眠障碍、血脂管理和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疾病有一定的临床诊治经验。从事神经病学教学及科研工作,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发表SCI论文多篇。
出诊时间:荔湾院区: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文、图/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