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3日 星期二 第B04:运动健身
本报记者 姚赞原 通讯员 许仲祈 白恬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张平
在老年压缩骨折患者中,绝大部分都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而易致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1亿人面临骨质疏松的危险。
张平表示,中老年人特别是女性,因为激素水平降低,骨代谢失衡,更加容易患有骨折疏松征。因而压缩性骨折的发生,与骨折疏松密切相关。如果能提早预防骨质疏松症,也能大大降低中老年人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生。
远离压缩性骨折,预防骨质疏松是关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平给出以下六个建议:
多晒太阳。要预防骨质疏松,最简单实惠的办法就是晒太阳。一般来说,如果每周能累计晒太阳三四十分钟,并让身体1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规律运动。对成年人来说,加强运动可减少骨量丢失,增加肌肉强度和动作的协调性,骨的生长可能得到特别的调节。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运动,总体钙增加。中老年人可每周进行强度较低的运动、如爬山、打太极等等。
合理饮食。骨质的主要成分是来自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等物质,虽然还有其他原因引发骨质疏松,以合理的饮食来满足骨酪上需要的成分是首要任务。粮、豆、肉、鱼、菜等适当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并增加富含钙食品的摄入。
戒烟戒酒、少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等易导致钙流失,茶叶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日久诱发骨质疏松。
防跌倒。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因素,所以要防止跌倒或降低跌倒出现的概率。提倡改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意外发生,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合并使用一些增加跌倒倾向的药物。
定期做骨密度检测。女性在绝经期前后,男性在70岁以后,要定期检查骨密度,如果发现骨量减少较快,即可开始干预,包括补充钙质,激素替代治疗,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骨质疏松较多的人则应进行药物治疗,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促进骨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