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羊城派》女子崴脚12天后离世!春运长途久坐最容易得这病

发布时间:2018.02.05 来源:《羊城派》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5438

2018-02-05羊城派



春节长途旅行,这些“小动作”可预防血栓形成

文/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白恬

受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杨澄宇

近日,一则“痛心!年轻女子崴脚后12天离世!”的新闻引起关注,新闻称,小吴在崴脚后几天之内出现昏迷,12天就离开人世。引起死亡的原因竟是肺栓塞!一个普普通通的崴脚,怎么就带来了肺栓塞这么严重的后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杨澄宇指出,血栓并不是罕见的疾病,长期久坐不动、妊娠、肥胖、服用避孕药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血栓的形成,形成的血栓通过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极有可能出现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即肺栓塞,从而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春节长假即将到来,长途大巴或飞机旅行也要特别注意旅途久坐久站引发血栓的形成。(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100个血栓或可有一人死亡

杨澄宇介绍,案例中崴脚最后导致肺栓塞死亡的情况在临床也属罕见,但下肢血栓却十分常见。他进一步解释,血栓可以理解为血流在血管内不正常凝固所形成的“血块”。由于血液在全身流动,下肢的血栓很可能随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时脱落进入肺部,栓塞肺动脉,出现肺栓塞,从而导致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死。

“血栓属于急症,一旦形成血栓,很可能在24小时内出现肺栓塞。30%的血栓会引起肺栓塞,其中1%的肺栓塞会引发死亡。”杨澄宇介绍,大多数血栓并不会威胁生命,也可能没有任何的身体症状,但急性的、严重的肺栓塞仍然会引发死亡,100个血栓患者就可能有一个会出现因肺栓塞而死亡的情况。


久坐久站、妊娠、易栓体质等是血栓高危人群

就肺栓塞而言,久坐久站、妊娠、长期卧床、长途旅行、肥胖等都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女性围产期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比较容易结块,因此孕产妇要尤为注意。此外,服用避孕药、恶性肿瘤、下肢手术、肾病综合征、肥胖、有既往深静脉血栓病史等人群属于血栓高危人群。“还有一类人属于易栓体质,体内缺乏S蛋白和C蛋白,较之他人更容易出现血栓。”杨澄宇介绍。


单侧肢体突然肿胀、疼痛,警惕有血栓

杨澄宇介绍,血栓的进展迅速,因此当发现单侧的肢体短时间内突然肿胀、疼痛,则要考虑是否出现了血栓。“新鲜的血栓很容易进行溶栓治疗,复通血管,不会留下后遗症”,但若不及时处理,则形成的血栓长期凝结于血管中,使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并引起肺栓塞。


春节长途旅行,这些“小动作”可预防血栓形成

临近春运,很多人会坐长途车回家或坐长途飞机出行,如果久坐不运动,很容易形成血栓,这种情况又称“经济舱综合征”。

杨澄宇建议,假期长途旅行的朋友在旅途中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长时间坐着也不要超过两个小时。如果条件不允许,无法行走,坐着时也可以尝试做踮脚或勾脚的动作,这样做可锻炼小腿肌肉,加速血液的循环与流通。此外,长途旅行穿静脉弹力袜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来源|羊城派
题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责编|何裕华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