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中年惊遇卒中,3-6小时为治疗黄金期

发布时间:2016.11.01 来源:《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3639

2016年11月01日 星期二 第B03:家庭保健


  本报记者  王智锦  通讯员  李斯颖  白恬

  都说“男人40一枝花”,刚进入不惑之年的张哥经常和朋友喝酒抽烟、打游戏,不到凌晨1、2点是绝不睡觉。近日,在冲凉房洗澡的他,突然出现右侧手脚乏力、站立不稳并瞬间摔倒在地,想大声呼叫,却吐字不清、无法发音。张太太慌张之余赶忙拨叫救护车将其张先生送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结合病史和医院检查结果,急诊医生判断患者中风,并迅速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安排其进行颅脑CT检查,并送往神经内科。

  抢救及时 患者右侧肢体恢复正常

  该院神经内科医生作出了“排除脑出血,可疑大血管闭塞,立即实施静脉溶栓”的诊治意见。神经内科介入团队关海涛主任在得知患者情况后,认为张先生短时间内病情即达高峰,说明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怀疑颅内大动脉闭塞,静脉溶栓不一定能溶通血管,需立刻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确定血管情况,必要时行血管复通、机械取栓治疗。

  在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术后,造影发现患者左侧大脑内一条主干血管闭塞了,此时虽已实施了静脉溶栓,但静脉溶栓未能溶通。因此神经内科团队立即为张先生实施了支架取栓手术,通过机械吸栓将主干血管的血栓吸走。不到30分钟,主干血管重新开通。手术结束,患者右侧肢体恢复正常。

  生活方式改变引致中风年轻化

  据广医三院神经内科梁燕玲主任医师介绍,中风患者一般以老年人居多,但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熬夜、吸烟、过量饮酒等),引致中风患者年轻化。

  因此她建议年轻的朋友也应该了解中风,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一些与中风相关的不良习惯,经常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警惕中风的早期症状,如突发头痛、视力障碍、言语不清、头晕伴饮水呛咳、肢体无力麻木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则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急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意义远大于治疗

  梁燕玲称,最符合逻辑的治疗方法,当然是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或改善血流。因此,静脉溶栓和介入血管复通手术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对于大动脉闭塞的卒中患者,起病急、预后差,危及生命,在起病3小时黄金时间窗内,可行静脉溶栓;若错过了这个时间,或者静脉溶栓效果不佳,须尽早行介入血管复通手术。

  她提醒,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窗,脑细胞发生坏死常常是“不可逆”的,肢体瘫痪就不能恢复。因此,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3至6小时,常常是决定中风预后的黄金时段。

  不过,对于脑卒中(中风),最好的办法不是亡羊补牢,而是防微杜渐,在事前做好预防工作,注意中风的各种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