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3日 星期二 第A07:中山讲堂
“脉管炎”对于很多人来说,略显陌生,脉管炎与糖尿病足又有何联系?该怎么预防和治疗?本期另一主讲嘉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澄宇主讲了以“关注下肢血管健康:脉管炎、糖尿病足防治”为主题的讲座。
杨澄宇介绍脉管炎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老年人的“脉管炎”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人的“脉管炎”为糖尿病足,三者统称为“慢性下肢动脉阻塞疾病”。他表示,脉管炎是中医的总称,发生于年轻的男性居多,而引起烂脚主要是动化硬化闭塞,脉管炎和糖尿病足西医来讲是两个不同的病。
病因:“八高一少”
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高粘度、高体重、高年龄、压力增加以及运动减少均会造成脉管炎和糖尿病足。脉管炎的诱导因素主要是吸烟和寒冷,吸烟男性发病率会高于女性。
自测:Buerger’s 试验
Buerger实验(肢体抬高试验),是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一个有意义的实验。仰卧,高举双下肢,约3分钟后患肢足趾、足掌苍白或蜡黄色,指压时缺血明显,病人麻木或疼痛加重。将患足垂于床边,足部颜色潮红或呈紫红色或斑块状紫绀。此现象说明患肢供血不足,称为Buerger氏征阳性。
防护:具体保护措施
杨澄宇表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保护:
戒烟:烟酸能导致血管严重收缩,吸烟习惯不改,无论用多少药也是杯水车薪。到头来势必导致肢体坏死而截肢。在患病早期应立即戒烟,再配合正确的治疗,大多数病人症状可以缓解。
穿袜子:选择松、软厚的为佳,既保暖又防止擦破,袜口要剪松,太紧会影响血晕。
积极运动:改善和促进肢体侧肢循环形成。主要是慢步行和Buerger’s运动(病人平卧,先抬高 患肢45度以上,维持1-2分钟,再在床边下垂2-3分钟,然后放置水平2分钟,并作足部旋转及伸展活动各10次;如此反复运动,每组5-10回,每日数次)。
饮食:少油、少盐、少肉、多吃绿叶青菜。
洗脚:轻柔脚部,不宜大力,过后选择柔软的大毛巾仔细擦干脚部每一处的水分,包括脚趾间的缝隙。
注意事项:
杨澄宇提醒,糖尿病足不能热敷,“特别不能使用外面的神灯照,因为糖尿病足晚期神经已经很迟钝,会灼伤,造成烂脚,且伤口再也治疗不好。”泡脚不宜使用热水,温水是可以的,他指出,“如果有烂脚情况,也不能用温水进行泡脚,这会造成面积更大的烂脚,平常要注意保持干燥。”
此外,吃药方面遵医嘱,注意按时复诊,同时记录自己的病情变化。杨澄宇建议用本子记录,每早起床前量下血压,基础血压(尽量起床前,未进行任何大幅度动作);晚上睡觉前,记录血压,方便下次复诊,医生根据记录来调整治疗方案。脚部血糖建议每天空腹、饱腹各测一下,如两个数据都不正常,则尽快找医生。吃了药也不管用,则需要动手术。
专家介绍
杨澄宇,主任医师、广医三院血管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是广州市属医院最早从事血管外科的医师,擅长血管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主动脉瘤,脉管炎,急性动脉栓塞,慢性动脉阻塞;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各种手术及介入技术,第一批取得外周血管介入准入资格。中国医师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学会血管学分会副主委,《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