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29日 星期二 第B03:家庭保健
本报记者 陶慧 通讯员 白恬
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季节性流感预警信息,截至3月18日,2016年全省报告流感病例20470例,死亡病例1例,报告病例数较2015年同期(5644例)上升263%;重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为4.22%,较2015年同期(3.37%)上升25%。全省报告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52起,较2015年同期(23起)上升126%。
据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德雄介绍,从3月10号以来,医院急诊科内科和儿科门诊的病人就持续增多,特别是急诊儿科门诊,小儿流感患者扎堆,每天都有至少几十个流感患儿。流感潮来了,爸爸妈妈该怎么做保护好小宝宝?
学龄儿童和老人是流感高发人群
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谭小华介绍,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都会传播流感,病毒通常经由口腔、鼻腔或眼睛的黏膜进入身体里。
“流感病毒蔓延时,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流感,而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感染的人群,其次是老年人。”谭小华说,很多人以为得了一次流感就不会再得,这种认识有误,即使曾经感染过流感的人,也可能对新变异的病毒不具免疫力而再次感染。
识别流感的三个阶段
谭小华介绍,根据流感发病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出现食欲不振、倦怠、腰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发病前的征兆;第二阶段是患病阶段,出现咳嗽、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喉咙痛以及声音沙哑等,约持续3-5天左右,还会伴隨全身酸痛的症状;第三个阶段为发病持续,持续两周以上,仍出现咳嗽以及倦怠情形,如无适当治疗,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炎、肺炎、脑炎以及心包膜炎等。另外,约有25%的学龄儿童会出现肠胃症状,如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痉挛的现象,造成猝死意外。
感染流感的居家照顾及就医关键时刻
谭小华称,家长在应对孩子流感时,要区分症状,如果孩子的症状轻微,那么可以按照一般的感冒方式进行家庭护理,主要原则为:合宜的退热处理、提供舒适凉爽的环境、保持心情愉快、提高水分摄取(多喝水)等。
而如果出现在发病过程中出现比较严重的全身症状,如高热、极度倦怠、全身肌肉酸痛、剧烈咳嗽、严重腹泻或脫水等,家长应当立即让孩子就医。此外,孩子若发热超过一周或反复发作,可能已经不是流感的自然病程,提示流感已经产生并发症,此时一定要再去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
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
对于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谭小华表示,需要考虑年龄因素,12岁以下儿童只适合接种副作用比较小的裂解病毒疫苗;8岁以下儿童第一次接种疫苗时,必须间隔至少一个月接种2次,以强化免疫增强作用。往后再接种疫苗的时候,就只需要再接种一剂了。
“流感疫苗是一种安全的不活化疫苗,可和其它疫苗同时接种于不同的部位,并不会有效力或安全性上的问题。”谭小华提醒,也有少数人接种后,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倦怠的轻微反应,但一般均于接种后一、二天内恢复,严重的副作用则极少发生。不过,对于已知对蛋白质或疫苗其它成分过敏、年龄6个月以下,或过去注射流感疫苗曾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孩子,应不予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