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死!

发布时间:2015.12.15 来源:《广东科技报—健康养生周刊》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3682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B3版

 

  生病吃药,这是大多数人对于疾病治疗的反应。但就简单的“吃药”行为都可能引发大问题,“吃完抗生素喝了点小酒,险些送命;感冒一直不好,几种抗生素吃下肚,反而病上加病……”这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用药误区并不少见。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致死,从1999年至今,用药致死人数增加了近90%。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5岁以上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已连续4年呈现小幅升高,占19.9%。

  老人用药误区多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药师司徒冰介绍,药品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反应事件近年来逐年增多,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药物使用上。司徒冰称,由于老年人往往身患数病,经常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此外老年患者求医心切,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司徒冰说,曾经一位患有高血压需长期服降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的黄婆婆,原本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但因近来天气变冷,黄婆婆血压突然增高,便自行加服一片药,在吞服时,黄婆婆将药片碾碎后再吞服。但未料到不久后,血压不降反升。她继续加服,连续几次不合理加用,便出现头晕胸闷,继而昏倒被送进医院。

  “黄婆婆的昏倒是错误服药方式所致,多数口服的缓控释制剂都不能嚼碎后服用,以免破坏剂型。”司徒冰说,药片被分割后服用,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会迅速释放出来,将会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甚至造成药物中毒。

  儿童用药也是重灾区

  除了老年人用药误区外,司徒冰发现儿童用药也存在诸多误区。“孩子服药不同于成年人,吞咽能力差、不顺从等。而某些家长会采用一些错误方法,如碾药、灌药、加糖和果汁等。”司徒冰指出,这些行为有害无益:如强行喂药容易呛入呼吸道而窒息;某些药物放置后会产生沉淀,吃前需调匀,但被忽略;家长盲目加大用药剂量;给孩子重复用药或同时用多种药物,让孩子干吞药片导致药片停留在消化道,损害消化道黏膜等等。司徒冰称,民众普遍安全用药意识和常识匮乏,特别是家庭用药,存在盲目使用药物的情况,不仅对治疗疾病无益,反而对身体造成更多的损伤。

  相关链接

  广医三院成立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呼吁安全用药

  为引导公众改变用药观念和习惯,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用药,今年11月,“药品安全合作联盟(PSM)”在广医三院成立了分站。PSM是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旨在帮助公众防范假、劣药品,普及安全用药知识,提高公众安全用药健康意识。据悉,该院成立PSM分站后,药学部的40多位资深药师加入PSM成为志愿者,组建了“儿童用药”、“妇产科用药”、“老年人群用药”和“常用药用药”安全指导四个小组,开展系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健康科普宣教活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