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羊城晚报】 类风湿患者滥用"神药"承受痛苦

发布时间:2012.06.26 来源: 发布人:admin 点击数:3181


 受访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副主任医师 张建瑜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丹 黄贤君

类风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但在民间很多人以为,中医或祖传秘方可以迅速治好这个病。所以,在医院的风湿科门诊,医生会遇到许多这类患者———他们患有多年类风湿关节炎病,由于滥用“神药”,最后导致手脚关节严重变形,有的手关节肿大,有的走路类似木偶,甚至最后导致丧失运动功能。


盲目寻“神药”者普遍

李阿姨今年42 岁,3 年前患了类风湿关节炎。一开始只是手指的关节疼痛,接下来逐渐出现肘关节、膝关节痛。李阿姨上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一些药。她一边吃医生的药,一边开始在杂志上、电线杆子看小广告,四处找“祖传特效药”。3 年来,买了不少“特效药”,花费了差不多10 万元,但病情总是时好时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腿关节变形,就连走路都困难了,这使她感到万分地痛苦。

同样,32 岁的王先生曾在医院确诊“类风湿”,吃了一周的药后,因为效果不明显, 他便听信老乡的介绍,购买一种药粉,一吃药效果还不错, 但一停药关节比原来还要痛,没办法他只能一直依赖这种“神药”,两年后,他因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多处肋骨自发性骨折重新入院。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血液风湿科副主任医师张建瑜表示,这些类风湿病患者所吃的“特效药”、“神药”,其实多数是长效激素(比如地塞米松)和止痛药的混合剂,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不仅可能会使手脚的功能逐渐丧失,体重因激素不断增加,甚至还会损害肝肾功能。


不可能“一药治好病”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疾病,症状多数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部分病人伴有不规则发热, 最后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张建瑜说,每位病人的病程发展不一样, 短则几周,长达几年。据统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发病后5 年内致残(手脚功能受限)。类风湿就好比隐藏在人体内的蛀虫, 会慢慢侵蚀关节的滑膜、软骨和骨组织,久之,还有可能损伤心、肺等内脏器官,如不及时治疗或不规范治疗, 将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极大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张建瑜强调, 每个病人的方案都不可能千篇一律, 绝对不可能出现所有风湿病患者都服用某一种药物就能治好病的现象。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两类: 一是控制症状的药物,又称为治标的药物,主要包括消炎止痛的药物; 另一类是缓解病情的药物,又称为治本的药物,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等各种慢作用药。

类风湿关节炎的规范治疗,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慢作用药” 的使用。如果将类风湿比作一个染上了坏习惯的孩子,那么,慢作用药就是善良又严厉的妈妈,她循循善诱、全力以赴, 帮助孩子戒除所有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慢作用药可以防止类风湿病情恶化, 阻止关节变形,让类风湿患者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早期正确治疗很重要

 类风湿关节的损伤, 比如手指关节变粗、红肿、变形等,大约有50%是在起病后半年内发生。

所以, 如果在这半年时间内及时诊治, 将会大大影响关节的功能甚至发生关节的不可逆畸形。

国际公认的治疗窗口期(即治疗的最佳时间)是起病3 个月内。大量临床案例证实,多数类风湿关节炎的大部分关节侵蚀发生在发病的1-2 年内。此时,如不立即进行恰当的治疗,会导致关节畸形、功能受损,加大疾病治疗的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倡一旦出现症状,应该尽早到正规医院的风湿科诊治。

张建瑜强调,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极为重要。只要早期治疗,并规范用药,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所以,如果您出现以下不适, 就应及早到医院风湿科就诊, 这将大大减少延误诊治的几率1、早晨起床时双手僵硬、肿胀感;2、无明显诱因,不规则的身体发热;3、关节痛,尤其是双手关节对称性疼痛;4、关节疼痛后出现关节变形。


链接:   http://health.ycwb.com/2012-06/26/content_3849606.htm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