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医生 谭小华
很多新手妈妈没有喂养经验,把握不准宝宝是否吃饱了,营养够不够。“宝宝吃过奶后安安静静的,是否就是吃饱了?”不少新妈妈向儿科医师发问。想要知道宝贝是否吃饱了,其实有诀窍可循。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医生谭小华就总结出了一些诀窍供家长们参考。
宝贝吃饱了吗?
观察吃奶情况
如果是母乳喂养,新妈妈可观察乳房及婴儿吃奶情况。
如果乳房胀满,表面静脉显露,用手按时,很容易将乳汁挤出,宝宝吃奶时有连续的咽奶声,则表示奶量充足,能满足宝宝的需求;反之,婴儿吸奶时要花很大力气,或吃完后还含着奶头不放,有时猛吸一阵便把奶头吐掉而哭闹,则表明母乳不足,还没有满足宝宝的需要。
观察睡眠情况
正常的婴儿吃饱后会有一种满足感,能安静入睡2~4个小时。如果吃完奶后他仍哭闹不安,或睡不到一两个小时又醒来哭闹,说明没吃饱。但有时也有吃饱了仍不肯睡觉,或睡得不甜的情况,这则未必是没吃饱了。
观察宝宝的情绪
倘若宝宝没吃饱,常表现为哭闹、烦躁、吸吮指头异物等。渴望妈妈的拥抱,吃奶时比较专注、急促。
观察大便性状
大便的颜色和性状可反映婴儿的饥饱程度。母乳喂养的婴儿如大便呈金黄色,似软膏状,每天2~4次,表示能吃饱;如大便呈绿色,量少,并含有大量黏液,说明他没吃饱。
观察小便
一个仅用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其他辅食的婴儿,一天如有10次以上小便,而且尿呈无色或淡黄色,说明奶量充足。如果母亲给婴儿饮水或其他饮料,就要另当别论了。
体重测试
每一个月给婴儿称一次体重,必要时也可以每周一次。一般6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左右,或每周不少于125克,只要在这个数字上下应该表示孩子近段时间都吃得不错。如果体重增长不足(每月少于500克或每周少于125克),在排除有病的情况下,就表示婴儿没吃饱。
另一种方法是,在喂奶前后给婴儿各称一次体重,其差额便是每次的吃奶量。婴儿出生3个月时每次喂奶量为100~150克,6个月时为150~200克,达到这个数量就表示够了。
除了上述观察方法外,观察宝宝对食物的专注力,倘若宝宝没吃饱,虽然会因为新鲜的事物或玩乐而不再注视食物,但是只要影响因素不见了,宝宝会重新接受喂食。
营养足够吗?
定期检测体重 告别不良喂养
●按“身高的体重”标准
宝贝多高时,所对应的标准体重为多少,这叫“身高的体重”。这一项可反映儿童目前的营养状况,可根据此项指标调节营养,家长可以参照“婴儿体重自测对照表”进行判定。
1.凡按身高的体重为正常的儿童,均称为营养正常。
2.凡按身高的体重低于正常的儿童,均称为营养不良。
3.凡按身高的体重高于正常的儿童,均认为是营养过度。
短期营养缺乏往往导致儿童的体重减轻,而不影响年龄的身高。但长期持续的营养缺乏不仅使儿童体重降低,同时影响身高。
按“年龄的体重”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家长可用于观察改善儿童营养后的效果。
信息时报记者 徐姗 通讯员 黄贤君
链接: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02/01/content_2144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