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消化内科为我院重点发展科室,目前有医生16名(其中10名拥有医学博士学位),正高3名,副高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消化内科荔湾院区和黄埔院区共有病房48+10张床位,黄埔院区及荔湾院区内镜中心共拥有13间内镜工作室,11台最新型的消化内镜主机和近40条最新型的胃镜(包括超细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和超声内镜,以及10套胶囊内镜系统,目前开展的内镜诊疗项目包括:常规胃肠镜和无痛(麻醉)胃肠镜检查、十二指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超声内镜检查;食管、胃和肠道早癌进行筛查、早期精准诊断和超级微创治疗;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异物取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内痔套扎及组织胶治疗;内镜下胃和空肠造瘘术(PEG);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胃肠道黏膜下肿瘤隧道内切除(STER)、全层切除(EFTR)及贲门失弛缓症括约肌切开术(POEM);结肠镜下阑尾炎诊断和支架置入(ERAT)治疗;超声内镜(EUS)对消化道溃疡、黏膜下肿瘤、胰腺和胆管肿瘤和腹膜后肿物进行超声和穿刺诊断以及实施胰腺假性囊肿支架引流术;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检查并进行乳头肌切开、胆道和胰管取石、胆道和胰管支架置入(Spy Glass)等治疗。消化内科专家团队对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结直肠)早癌的早期诊断和超级微创治疗以及对肝胆胰系统疾病、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和自身免疫性消化道疾病均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消化内科的炎症性肠病中心在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能够对炎症性肠病进行早期诊断和精准个体化优化治疗。我院消化内科和国内外多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深度的科研合作,致力于消化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消化内科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特色诊疗技术
1、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与诊治
随着内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与诊治已经成为早期发现和治疗消化道癌症的重要手段。通过高清内镜和色素内镜的结合,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消化道黏膜,及时发现微小病变并进行精准定位。此外,借助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微创技术,无需开腹手术即可切除早期癌变组织,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优势亮点:
· 高清晰视野:高清内镜和色素内镜提高病变检出率
· 微创治疗:ESD等技术避免开腹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
· 快速恢复:术后当天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周期
2、肝胆胰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肝胆胰疾病涵盖广泛,包括胆道系统结石、慢性胰腺炎、肝癌等。利用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先进技术,我们能够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完成对胆石症、胆管狭窄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利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可以对胰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同时,通过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优势亮点:
· 微创诊疗:ERCP技术实现不开刀治疗胆管结石,超声内镜引导的穿刺活检有助于胆胰疾病的病因诊断。
· 综合管理:多学科团队协作,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方案
· 精准干预:针对早期病变进行精准治疗,防止疾病恶化
3、炎症性肠病的精准诊治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我们的精准诊治方案结合了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生物制剂等多种手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炎症性肠病的肠内营养治疗以及白细胞吸附治疗分别获得了广州市特色技术项目。通过长期随访和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优势亮点:
· 个性化治疗:根据病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 综合管理:药物、营养、生物制剂联合应用,提高疗效
· 持续随访:定期随访和动态调整,确保病情稳定控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始终站在学术和技术的前沿,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我们希望能够成为您健康路上的守护者。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相关症状或需求,欢迎来我院就诊。
黄埔院区消化内科专家门诊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地址:黄埔院区门诊四楼A区2号诊室。
病区地址:黄埔院区住院部8楼内科病区。
消化内科专家介绍
孙嫣 消化内科副主任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特色专长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的临床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治,炎症性肠病的炎癌转化机制及超声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擅长消化系统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擅长EMR,ESD,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术、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囊肿内引流术等各种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详细介绍
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梅奥诊所访问学者,广州市第八届羊城好医生。学术任职包括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州市科创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自然基金1项,主持省、市级科研基金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十余篇。
黄越前
职称: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特色专长
擅长对各种肝胆胰疾病(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酒精性肝病等)诊断治疗;对内镜下各种胃、肠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现承担我院小肠镜诊疗操作。
详细介绍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现任广三消化内科专科联盟科室(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政主任。为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委、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肿瘤防治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脾胃消化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
张莉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特色专长
擅长内镜下早癌的诊断和治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内镜下食管环形肌切开术(POEM)等。擅长肝病(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等),胃肠病(消化道早癌、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进展期肿瘤的化疗等)等消化病诊疗。
详细介绍
曾任日本医科大学附属病院第一外科担任客座研究员,参加日本厚生省高级临床培训项目,专攻内镜下早癌诊断及粘膜剥离术(ESD)。获得日本胃肠内镜学会颁发的内镜培训认证。学术任职包括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消化道早癌学组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委员。
曾利芳
职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特色专长
擅长功能性胃肠病、难治性Hp相关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难治性GERD、消化道出血、胆胰疾病等治疗,擅长无痛胃肠镜,十二指肠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胃肠早癌精查、胰腺早癌筛查、内镜下胃肠息肉切除(巨大息肉切除)、胃食管异物取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和硬化治疗、痔静脉套扎和硬化治疗、EMR、ESD、EUS-FNA、EUS-FNB、EUS-CPN等。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消化及消化内镜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科管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管理分会静脉曲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消化内镜管理分会早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IBD学组委员,广州GPO专家库专家。
李博璋
职称:主治医师,内镜中心主管
特色专长:
熟练掌握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等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擅长于消化系疾病的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包括:消化道出血内镜介入下止血,胃肠道息肉、消化道早期癌EMR和ESD治疗,消化道粘膜下病变切除术,贲门失迟缓症POEM治疗术,内镜胃造瘘术,食道、胃肠道、胆胰恶性狭窄的支架治疗及良性狭窄的可回收支架治疗,ERCP及胆道镜技术治疗胆道结石、胆胰管梗阻性疾病,急慢性阑尾炎内镜治疗,痔疮内镜治疗。
详细介绍:
长期在医科大学附属三甲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理论知识,目前主要从事消化系疾病的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曾到上海亚太国际内镜培训中心、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中心研修消化疾病内镜微创诊疗。
青青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
特色专长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的一线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肠道屏障相关研究。对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肝胆疾病等)的诊疗经验丰富,擅长胃肠道疾病的消化内镜诊查,特别在小肠胶囊内镜诊断方面有较深造诣。
详细介绍
硕士与博士先后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和中山大学,为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分会青年组成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胶囊内镜学组成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成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整合肝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基金多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专业论著十余篇,参编专著两部。
吕苏聪
学位:博士研究生
职称:主治医师
特色专长
长期从事消化专科临床、消化内镜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消化系统身心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胃肠镜、胶囊内镜常规诊疗,包括标准胃肠镜操作、胃肠镜下息肉钳除术、APC术、EMR术、内镜下钛夹止血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等。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发表SCI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一部。曾获首届全国MBBS项目青年教师英文讲课大赛三等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青年教师英文授课竞赛一等奖、广州医科大学青年教师英文授课竞赛二等奖。
纪华英
职称: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黄埔院区)
特色专长
擅长功能性胃肠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早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治,擅长超声内镜检查、胃肠动力检测、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精查、内镜下胃肠息肉摘除、内镜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术等诊疗技术操作。
详细介绍
学术任职包括广州市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研基金多项。
陈雅莹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主治医师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特色专长
长期从事消化专科临床工作,擅长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胰腺炎、消化系统身心疾病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详细介绍
消化病系医学博士,从事临床、教学工作10余年,曾参加南方医院早癌精查项目高级国际联合培训班系统培训。学术任职包括:广东省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消化及消化内镜质量管理分会 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科研课题研究。
李志军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住院医师
特色专长
熟练掌握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断及治疗,长期从事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消化道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有良好的综合处理能力。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和博士均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及南方医院消化科。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多项国家级、广东省、广州市课题,在炎症性肠病领域发表论文5篇。目前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疗。
贺程程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主治医师、讲师
特色专长
长期从事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擅长结直肠癌和炎症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断及操作,且对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有良好的诊断分析能力。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广州市基础研究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专项、广东省及广州市基础研究课题与临床重大技术项目,在结直肠癌及炎症性肠病领域发表SCI论文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为86。目前专注于靶向剪接体治疗及炎癌转变的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
周佩蓉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主治医师、讲师
特色专长
长期从事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擅长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胃肠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有良好的诊断分析能力。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主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目前为临床型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专项、广东省及广州市基础研究课题与临床重大技术项目,在结直肠癌及炎症性肠病领域发表SCI论文10余篇。目前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肠道炎癌发生发展机制、肠道免疫调节。
林创珍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住院医师
特色专长
熟练掌握消化道疾病内镜诊断及操作,长期从事脂肪肝、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及分子机制研究,擅长消化道肿瘤和炎症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消化系统疑难疾病有良好的综合处理能力。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 医师。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暨南大学华侨医院。主持及参与多项广东省、广州市课题与国家级课题,在脂肪肝及炎症性肠病领域发表论文5篇。目前专注于炎症性肠病相关肝脏疾病的临床及临床研究。
宋杨达
学位:医学博士
职称:住院医师
特色专长
熟练掌握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研究方向为炎症性肠病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擅长炎症性肠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详细介绍
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目前为临床型博士后。现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在Hepatology International、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国际SCI杂志发表论文5篇,参与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
王善平
学位:理学博士
职称:助理研究员
特色专长
长期致力于症性肠病病因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擅长使用多组学联合分析的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深入探讨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机制和生物标志物。
详细介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助理研究员。理学博士,硕士和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和面上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基金,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重点专项、广东省及广州市基础研究课题,在炎症性肠病领域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4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炎症性肠病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