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28⽇
是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
今年的国际罕见病日的宣传主题是
“点亮你的生命色彩”(Share Your Colours)
据相关统计
全世界每年约有800万婴⼉有出⽣缺陷
其中30万婴⼉因出⽣缺陷的并发症⽽死亡
遗传疾病是怎么发⽣的呢?
我们⾝边常⻅的遗传疾病都有哪些呢?
家⾥没有这样的病⼈
是否就不会⽣育患有遗传疾病的孩⼦呢?
提高对罕见病及罕见病群体认知
更好帮助罕见病患者及时诊断干预
让我们跟随产前诊断专家
认识和了解这些并不“罕见”的“罕见病”
早发现、早干预
有效防范罕见病的发生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是⼀种隐形遗传的⾎液疾病,因⾎⾊素中的⾎红蛋⽩链的合成障碍所致的先天性疾病,也是最常⻅的遗传疾病之⼀。
其发病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中国⻓江以南及东南亚。
地中海贫⾎分为⍺地中海贫⾎和β地中海贫⾎。其发病率约为5%-8%,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夫妻双方均为基因携带者,平常均没有明显症状,但每次生小孩中,就有1/4机会生育重度地贫患儿。
罹患重度β-地中海贫⾎的⼉童可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全身乏力,还有发育不良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半年左右逐渐出现溶血性贫血,每月需要输血治疗,很多患儿无法存活到成年,通常早期夭折。
重度的α-地中海贫⾎胎⼉还可表现出宫内⽣⻓发育迟缓、肝脾肿⼤、全⾝⽔肿( 巴⽒⽔肿胎)等。
同时,也会导致孕妇出现⾼⾎压、⼦痫前期、产后出⾎等并发症。且⼤部分重型胎⼉可在宫内死亡或出⽣后因严重缺氧⽽死亡。
通过婚前、孕前和产前对育龄⼈群进⾏普遍的地贫筛查和诊断, 可以有效降低中重型地贫的发⽣率。
遗传性耳聋
遗传性⽿聋指的是由于基因和染⾊体异常所致的⽿聋。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聋临床上分为传导性聋(由外⽿和中⽿病变引起的)、感⾳神经性聋(由内⽿和听神经病变引起的)和混合性聋(由外中⽿病变和中⽿听神经共同病变引起的)。遗传因素在⽿聋的病因中占主要地位, ⾄少有 60% 的病例为遗传性。
⽿聋常⻅的遗传⽅式包括:
常染⾊体显性遗传 (AD)
常染⾊体隐性遗传(AR)
X 连锁隐性遗传 (XLR)
线粒体性遗传
严重或极严重⽿聋在初⽣婴⼉或⼉童早期 ( 语前期) 发⽣率约为 1/1000 。对于这些⼉童⽽⾔, 获得语⾔能⼒是最主要的困难,对部分⼉童需要考虑⽿蜗移植 。约 2/1000~3/1000 的⼉童有轻度、进⾏性的⽿聋,⽽这需要助听器的辅助治疗。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
脊髓性肌⾁萎缩症( 简称SMA) 为染⾊体隐性遗传疾病, 因先天的基因缺陷, 导致脊髓前⻆运动神经细胞衰亡与退化, 使得肌⾁逐渐⽆⼒、萎缩。在病程进展上, 通常呈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 且⾝体近端较远端易受影响。
⽬前已知造成此病的SMN基因位于染⾊体 5q111.2-13.3 这段区域。在这个位置上有两个DNA序列⾮常相似的SMN基因:SMN1及SMN2 。由于SMN1 与SMN2 基因序列区块具有⾼度相似性, 导致SMN1与SMN2基因易发⽣缺失。
通常该病的发⽣率约为 1/10,000~1/25,000 。然⽽正常⼈群中也有携带致病基因的⻛险, 所以致病基因产前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此症的⾼发⽣率,为社会与家庭皆造成相当重的负担与冲击。⽬前的治疗⽅法包括诺西那⽣钠注射治疗及对症缓解治疗等等,但其价格昂贵,给家庭造成了⼀定的经济负担。对症缓解治疗主要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以各种复健的⽅法来推迟关节的挛缩与脊柱侧弯,延⻓独⽴⾏动的时间
假肥⼤性肌营养不良
假肥⼤性肌营养不良,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杜⽒肌营养不良(DMD) 和⻉⽒肌营养不良(BMD) ⼆型, 是最常⻅的⼀类进⾏性肌营养不良症。
杜⽒肌营养不良在⼉童早期发病,主要表现为独⽴坐和站⽴时间⽐较晚。患⼉动作笨拙易跌倒,⾛路摇摇晃晃,登楼梯或由坐、卧位起⽴困难。患⼉双侧腓肠肌逐渐呈假性肥⼤,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变呈进⾏性加重, 常在12 岁前已不能⾏⾛。在18岁以上的患者中会出现⼼肌病变。很少有患者可以活过30岁,呼吸道疾病(如肺炎)和⼼肌病是常⻅的死因。
BMD的临床表现与 DMD 相似但较轻,发病年龄较晚,多数患者在 20 岁以后仍可以⾃由⾏⾛。⾏⾛能⼒丧失发⽣年龄较晚,可存活到成年以后,许多 BMD 患者可⽣存⾄中年甚⾄更久。多数患者主要死于⼼⼒衰竭,平均死亡年龄为 45 岁。
杜⽒肌营养不良在男性新⽣⼉中的发病率是 1/3000~1/4000 。该病为 X- 连锁隐性遗传病(XLR),主要是男性发病,⼥性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前对于DMD尚⽆有效疗法,唯⼀有效的预防途径是对⾼⻛险胎⼉进⾏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门诊
您是否⻅过⾝患遗传病的患⼉呢?
夫妻双⽅如有相同隐性遗传基因携带,
如何才能⽣育健康的宝宝呢?
如何排查夫妻双方是否携带
隐性遗传基携带呢?
为了解决您这⽅⾯的担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
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科
开设遗传咨询门诊
为准爸妈们提供全方位遗传咨询
科室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黄埔院区的胎儿医学与产前诊断科接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与胎儿医学科的延伸管理,与主院区形成完善的会诊及转诊体系,在接受同等医疗服务的同时,也能享受更为优质及方便的就医体验,实现超声—咨询一贯式服务,减少就诊等待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前诊断与胎儿医学科创立于2006年, 为广东省首批通过评审于2008年首批获得“产前诊断资质”的中心,并于2017年获批为“广东省产前诊断中心培训机构”,是泛珠江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胎儿疾病和宫内治疗中心之一。
中心依托广州妇产科研究所、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及广东省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通过十余年的发展,现除开展常规胎儿结构异常的超声评估与诊断、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疾病宫内筛查评估以外,还大力发展复杂性双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宫内手术干预,以及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咨询。
现今,本中心已搭建基因芯片及二代测序等检测技术平台,可对染色体疾病、地中海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耳聋及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进行检测、诊断、遗传咨询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等。
目前,本中心是中国最大的SMA+DMD等单基因遗传病早孕期产前诊断中心之一,同时也是泛珠江三角地区最大的多胎妊娠转诊中心之一,更是泛珠江三角地区胎儿医学网络和中港合作胎儿医学网络的核心单位,与各地医院进行积极合作,已建立以广医三院为中心,香港和海外为依托,基层医院为辐射的泛珠江三角胎儿医学疑难疾病会诊及转诊网络。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研究⽣导师。主要从事于产前诊断、胎⼉医学、围产医学等临床⼯作。
擅⻓领域:遗传疾病筛查及诊断、反复流产咨询、胎⼉先天性畸形处理、胎⼉⽣⻓受限、⽣殖遗传咨询、双胎妊娠等胎⼉医学及产前诊断⼯作。
遗传咨询⻔诊出诊时间:(⻩埔院区)周⼀上午、周⼆上午、周五全天。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研究⽣导师
擅长领域:胎儿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遗传咨询,胎儿生长发育的超声评估及孕期监测,介入性产前诊断操作。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全天(黄埔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