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所有科室 > 黄埔院区 > 妇产科系统 > 妇科 > 科室动态

【健康科普】HPV疫苗知多少?

发布时间:2021.09.17 来源:妇科 发布人:黄埔综合办 点击数:2844

18岁的小芳刚考上大学,她想去接种HPV疫苗,但她的父母却十分不能理解,理由是“没有性生活肯定不会感染HPV的,小小年纪打个乱七八糟的疫苗肯定很伤身体。”周围反对的声音不绝于耳,小芳带着困惑与纠结来到了刘娟主任门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娟给出的答案是“对HPV疫苗的研究表明,低龄女性比成年女性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更强。建议“尽早尽小”接种HPV疫苗,才能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9-45岁的女性都应尽早接种HPV疫苗。HPV主要通过性传播,首次感染病毒通常发生在首次性行为后不久,因此在女性尚未有性生活之前接种HPV疫苗的效果最好。世卫组织建议9~14岁是接种HPV疫苗的黄金年龄。”。就诊过程中刘娟主任详尽而又专业的解答令小芳豁然开朗。

在妇科临床深耕多年的刘主任深刻认识到:宫颈癌的最佳预防策略是接种HPV疫苗和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为达到最佳的预防效果,二者缺一不可。不少大学生和小芳存在相同的纠结,也有些人听说过HPV却以为事不关己,就算是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也很少有人主动接种HPV疫苗。

今天,本文整理了常见的关于HPV疫苗的小知识,无论是否选择打疫苗,打哪一种,建议每个女性都先了解。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主任医师  刘娟

开篇语

在中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第一位,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3万的新发病例。至于它的病因,也是相当明确的,就是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HPV预防性疫苗的研发与上市成为全球女性的“福利”,宫颈癌的防治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二级预防上升到一级预防。关于女性接种HPV疫苗,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呢?

1.HPV疫苗针对宫颈癌高危型HPV病毒,某些类型HPV感染并不引起宫颈癌,例如HPV6和HPV11会引起外阴尖锐湿疣;疫苗接种并不能杜绝宫颈癌,宫颈癌有很多病因,HPV持续感染只是其主要原因;

2.无论是否发生性行为,均可接种;

3.WHO等国内外卫生机构组织均指出:HPV疫苗接种前后无需进行HPV DNA检测;

4.2016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的“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指南”中指出:HPV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因此,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均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5.目前的HPV疫苗为预防性。

分类与选择

二价HPV疫苗可以预防HPV16型和18型;四价HPV疫苗可以预防6、11、16和18型;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6、11、16、18、31、33、45、52和58型。但三种疫苗都可针对上述高危型HPV,预防HPV相关疾病,都可以对抗HPV16型和18型感染,并且效果非常显著。四价HPV疫苗与二价相比,还能预防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九价HPV疫苗将预防宫颈癌的比例从70%提高到90%。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HPV疫苗立场文件,对三种疫苗的推荐没有偏好。市民可根据疫苗种类、价格,结合自身年龄条件进行自愿自费接种。

三种 HPV 疫苗在我国内地的适种人群各不相同,请注意:

二价 HPV 疫苗:9 至 45 周岁女性。

即满 9 周岁可以开始接种第一剂;满46 周岁后不能再接种任何剂次。

四价 HPV 疫苗:20 至 45 周岁女性。

即满 20 周岁可以开始接种第一剂;满 46 周岁后不能再接种任何剂次。

九价 HPV 疫苗:9 至 26 周岁女性。 

即满 9 周岁可以开始接种第一剂;满 27 周岁后不能再接种任何剂次。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

接种后可能会有疲乏、肌痛、头痛、发热的反应,注射部位发红、肿胀等,但大部分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HPV疫苗已在全球上市十余年,并被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纳入免疫规划,数千万女性成功接种。数据显示,全程接种HPV疫苗后可以为女性提供足够长时间的保护,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毋需怀疑。

接种注意事项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止接种HPV疫苗,注射本品后有超敏反应症状者,不应再次接种本品。

对于以下人群,需慎用HPV疫苗:

①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

②妊娠期女性或备孕女性推迟至妊娠期结束后再接种,哺乳期女性接种时应谨慎;

③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

④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

结语

疫苗的保护率从来不是100%,接种HPV疫苗也不能预防所有HPV感染,也不能取代常规宫颈癌筛查。即便接种了HPV疫苗,仍建议女性定期做HPV筛查和细胞学检测。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