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也许是我们最常见的不适,但是也有可能是主动脉瘤破裂所致。近年来,我院血管外科探索开展“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告别传统手术开腹腔创伤大的弊病,为人体拆除这颗高危性的定时炸弹,已经先后挽救了多位患者的性命。
案例:肚子疼,也可能会要命
大家往往认为是胃肠炎,忍忍也就过去了,但郑伯伯确因为一次肚子疼,差点要了老命。
晚上7:00.,郑伯吃完饭就觉得肚脐周围隐隐作痛,腰酸胀得厉害,大家不以为意,女儿帮他锤锤背,让他躺下休息,半小时后,肚子疼得厉害,到附近医院,医生说是胃肠炎,打点吊针,针打下半小时,郑伯伯突然大汗淋漓,剧烈腰痛,肚子痛,马上转到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细心的急诊医生检查到肚脐周围有个会搏动的肿块,马上意识到是很凶险的病——腹主动脉瘤破裂了,腹腔内大出血!马上用绿色通道做了CT确诊,把患者送进住院部。这个时候患者的血压已经是50/30mmHg,已经休克了。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无声打响了。
ICU的同事们快速和熟练的进行了抗休克的处理,同时请来了血管外科专家杨澄宇主任,开始积极的准备手术。在进行了一系列抗休克处理后病人的血压稍微好转,这边手术的准备也已经完成。晚上9:00,手术开始了。手术是用微创的“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也就是用介入的方法在血管腔内把腹主动脉瘤用支架给修复了,克服了重重困难,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血止住了。
手术后第二天,患者就从ICU转回到普通病房,第四天病人已经可以下床,七天拆线后患者出院了。
释疑:腹主动脉瘤破裂,80%的患者出血后致死
什么是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的一根动脉。腹主动脉瘤并不是生长在腹主动脉上的肿瘤,而是腹主动脉壁在受到某些病理因素的破坏后,高速、高压的主动脉血流使其膨大,膨大到一定程度后血管壁变薄,最后破裂导致患者出血、死亡。其虽然拥有“瘤”的头衔,但与肿瘤有天壤之别。
腹主动脉瘤主要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0:3。常伴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但年轻人也偶尔可见。男性多于女性。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有关,其它少见原因是主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梅毒、创伤、感染、大动脉炎、Marfan综合征等。
一般来讲,在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人中,约50%的患者会在就诊前死亡,虽经积极治疗仍有80%患者死亡,仅有10%的患者有幸康复良好——患者正是这10%之一。
专家:手术是唯一有效方法:“腔内隔绝技术”微创治疗效果明显
抢救腹主动脉瘤破裂有难度,主要的难度在于手术前病人已经大出血,耐受手术能力很差,以往多数采用开放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大,打开腹腔后还要面临二次出血。而且很难控制。近些年,我院探索运用国内较先进的腔内隔绝技术,微创的腔内修复术通过将支架导入有瘤的动脉,把血流和瘤囊、瘤壁隔绝开来,血流从支架流通而不再冲击瘤囊,从而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手术创伤大大减低。
由于该病手术患者发病往往很紧急,术前缺乏必要检查评估,手术困难大大曾加,要求医生要有极熟练的技术,能快速腔内止血,快速评估,手术也得尽快完成。而且得有中转开放手术的能力,因此未必能够确保每抢救一例都能够成功。目前,我们在临床中用该技术抢救过4例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存活率是比较高的。
提醒:腹部搏动性肿块要警惕,早预防早治疗
腹主动脉瘤犹如体内的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破裂,死亡率高达50%-80%。患者多数是在体检时发现的,腹部出现搏动性包块。一旦发现肿块,要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级预防),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二级预防)。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三级预防)。腹主动脉瘤患者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治疗,早隔绝,带瘤生活同样可以过得很好。
血管外科 杨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