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目前医学的不断发展,各个疾病的诊治逐渐细化,医学三级学科分组也成为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儿科由3月1日起,在原有的儿科急诊、儿科门诊、普通儿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的基础上,又细分增加了儿科儿童保健与康复组和新生儿危重症监护组,成为新的6个医疗专业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突出专特特色。
2011年新生儿科被评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广州医学院重点学科。儿科开放床位数75张;门诊病人60000人次/年,年住院人次2000人次以上。新生儿重症监护已经成为儿科的优势专业。新生儿区拥有儿童脑功能检测仪、呼吸机、婴儿温箱、持续血液动力监测、输液泵、血气分析仪、新生儿专用纤维支气管镜等贵重设备,使新生儿科的设备配置及单床医疗设备固定资产价值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从人员配备到医疗器械均具有了成立独立三级学科组的基础。
此次分组,新设立的儿童保健与康复病区致力于高危儿(早产儿、危重症新生儿)康复期的出院前过渡、随访追踪、康复计划等,专注于高危儿体格、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研究。儿科病房在NICU已经开展神经发育评估,继之进行相应的早期康复,这一系列的工作目前在国内也已经逐渐地得以重视与开展。儿科保健与康复组的设立更好地开展了高危儿早期康复工作,更科学的进行高危儿早期康复。
新生儿病区设有新生儿普通病房、新生儿隔离病房、新生儿组主要治疗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过渡康复期、病理妊娠母亲婴儿、晚期早产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等,重视围产期病理新生儿护理,避免发生潜在的危险,系统周详的诊疗规范保障新生儿健康。
新生儿危重症区(包括NICU)已开展危重症新生儿院外转运、中心静脉置管在新生儿的应用及血液动力学监测、早产儿营养支持阶段性个体计划、同步换血治疗严重败血症及MODS、高频振荡通气及无创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等先进救治技术。将大力开展新生儿脑功能监测、亚低温治疗、NO吸入治疗等高新救治技术。
儿科门诊目前已经开展了儿童保健、呼吸专科、营养专科、神经行为专科、新生儿护理等专科门诊,近年引进技术和设备开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专门治疗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抽动、任性、学习困难、小儿遗尿等心理疾病,效果显著。4月份将增加开设由陈耀勇副院长主持的遗传代谢病专科,可开展染色体检测等细胞遗传学、溶酶体酶活性分析等生化遗传学,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10多种遗传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诊断。
普通儿童病区主要工作是为患有儿童常见疾病的患儿提供技术精细、安全的医疗服务。
儿科急诊组肩负儿童急重症的院前急救、形成一个快速、功能有效的反应体系,搭建了真正意义的生命“绿色通道”,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遇到突发事件,能迅速及时投入抢救。
经此次临床医疗分组后,儿科医师将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各自相关领域中,不断精益求精,迅速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达到各有所长,在巩固儿科现有优势方面的同时开展更新、更好的诊治方法。
儿科:谭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