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信息时报》20年前,医生让母亲“重获新生” 20年后,女儿报考医学院“报恩”

发布时间:2017.06.29 来源:《信息时报》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4029

日期:[ 2017-06-29 ]  版次:[ A14版 ]  版名:[社会]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贝贝 通讯员 白恬) 对于大部分高考学子来说,填志愿是为了以后有好前途,而她填志愿却为了“报恩”。昨日记者获悉,广州某学校考生晓欣考取了558分,然而超过广东省理科一本线70多分的她,报考志愿早已定下,那便是学医。

“因为医生当年救了我妈妈一命,为了报答医生的恩情,我希望以后能成为医生帮助更多的人。”晓欣说。


一例开颅手术与医院结缘

为什么晓欣会如此坚定地报恩?故事要从20年前说起。

1997年,晓欣的妈妈,时年34岁的敏姐已与“先天性单脑室合并脑穿通畸形”斗争了22年,发作时,敏姐总会反复头晕、头痛,并且随着病情加重,敏姐已经出现继发性癫痫,并且左侧肢体出现萎缩。

无奈之下,她只好来到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现广医三院)神经外科求医,当时前神经外科主任郭宝平对敏姐病情进行多次讨论后,最后决定为敏姐进行创造性的开颅手术,并在显微条件下,利用患者的自体大网膜精细地进行了脑穿通畸形修补术,手术十分成功,敏姐的病情得到极大缓解,并重获“新生”。

喜事也接踵而来,1998年敏姐因怀孕再度去广医三院进行分娩,在医院产科和神经外科的联合帮助下,敏姐终于成功生下了女儿晓欣,至此,敏姐和晓欣就与广医三院结下了“缘”。


20年后,女儿报医学院“报恩”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总能从妈妈口中听到‘钱医生’这三个字,她还经常跟我说‘是钱医生给了我新的生命’。”晓欣说。

原来在敏姐治病期间,广医三院神经外科的医生护士对她悉心照料,而当年的管床医生钱东翔更是对敏姐关爱有加。在出院后,敏姐与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从医患变成了朋友,并且有空就会带晓欣回去医院看望医生。在母亲耳濡目染下,晓欣自小便知道广医三院的医生护士们是妈妈的“救命恩人”,对身穿白衣的医生多了一份亲近和崇拜。

在今年春节后一次回院探望医生时,大家问起晓欣想读什么专业,她毫不犹豫地冲口而出:“我以后一定要当医生,像你们一样治病救人。”果然,在今年6月高考时,晓欣稳定发挥取得了558分的高分,高出今年广东省理科重本线(485分)70多分,面对填写志愿,晓欣毫不犹豫地报考广州某医科高校。

在获知晓欣报考医科高校后,现任广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的钱东翔也尤为感慨:“我们既收获了20年的医患情,又让一位优秀的孩子迈入医学大门,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