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师承岐黄,薪火相传 | 我院举办广东省名中医冯崇廉教授师承拜师仪式

发布时间:2022.06.10 来源:中医科、医务科、医院办公室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5093


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髓。中医药学历经千年而长兴,薪火相传、名医辈出,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继承发展的重要形式。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中医临床人才,6月8日下午,广医三院举办广东省中医师“薪火工程”师承拜师仪式,来自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的何佩仪和中山市东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卢超武两位弟子,正式拜入我院“广东省名中医”冯崇廉教授门下,开启跟师学习的中医传承培养生涯。



据了解,本次师承拜师仪式是广东省中医师“薪火工程”项目的重要内容,该项目旨在通过师带徒方式,由省内百名中医名医师承带教,为全省培养200名基层中医临床骨干,促进教学相长,带动当地中医药人才培养,提高基层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我院杨宁副院长为活动致辞,首先向冯崇廉导师和学员表示衷心祝贺,并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历史,我院中医科的相关情况等,杨宁副院长介绍,我院中医科发展历史悠久、特色专科水平较高、专科医疗和教学实力雄厚,并表示,中医治疗博大精深,中医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的发扬非常重要,同时预祝两位弟子能够学有所成。




拜师仪式上,两位师承弟子恭敬地向导师行拜师礼、呈拜师贴、敬拜师茶,表明尊师重道、献身中医药事业的信心与决心;导师为新入门弟子赠予医书,以示勉励。


作为我院中医学学科带头人,冯崇廉教授师从杏林北斗国医大师邓铁涛,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用岭南中草药,临证擅用“分消走泄”法、“和”法、“升清降浊”法解决复杂临床问题,曾获“广东省名中医”“南粤最美中医”“国家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荣誉称号。拜师仪式后,冯崇廉教授寄语两位弟子,中医的根在临床,不仅要拜名师,更要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发展中医,要具有中医思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学有所得,为病人排忧解难。


随后,两位继承人汇报学习计划,表示将勤于学习、守仁心、持仁术,早日学有所成,传承中医药国粹,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服务。接下来,两位继承者将通过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等方式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活动。



师承教育作为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在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个别指导,继承者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中医药学术精粹,少走弯路。此次拜师仪式彰显了我院中医特色,促进更好地传承中医、发展中医,为培养中医人才做出积极贡献,让中医文化源远流长。


导师简介

冯崇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学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正高二级)、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医南山学者优秀人才、国家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南粤最美中医。兼任广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法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委会、内科专委会、岭南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翻译分会、亚健康分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传统医学会老年病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历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等。


师从杏林北斗国医大师邓铁涛,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三十余年,主持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重视经典,注重脾胃调治及五脏相关学说应用。擅用岭南中草药,临证擅用“分消走泄”法、“和”法、“升清降浊”法解决复杂临床问题。


擅长运用经方及名方治疗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病、肾病、咳喘证、痹证、肿瘤术后、男科及妇人经带胎产病等疑难杂病,患者遍布广州、广东及全国各地,享有良好声誉。



文、图 | 医院办公室、医务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