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柔济︱柔济喀什连线,将“组团式”援疆模式进行下去
发布时间:2019.12.16
来源:临床营养科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2414
柔济喀什连线
将“组团式”援疆模式进行下去
文 /刘佳
我与柔济结缘时间并不长
2014年早春
第一次来到位于老城区
风景秀丽的荔枝湾畔-广医三院
只知荔枝湾“一溪春水绿,两岸荔枝红”
还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当时由于大学学业的紧张
对荔湾西关的印象仅此而已
当时并不知道
广医三院就是已经具有一百多年的柔济医院
当我慢慢移步在医院各个角落,领会着从晚清的“赠医所”“广东女医学堂”到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夏葛医学院”,以及后来的“柔济医院”。
一百多年来,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始终秉承“柔心济世 尚道精医”的医院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办院宗旨,造就了享有“南梁北林”美誉的妇产科专家梁毅文博士、外科专家王怀乐博士等一代医学大师。
建成于19世纪30年代的历史建筑“林护堂”,彰显着这家医院的浓浓的历史底蕴,具有历史传承的产科、生殖医学等学科享誉海内外。
五年前的我,毫不犹豫把广医三院作为我实现做一名好医生的人生目标,从医人生的起点之地。
五年过去了 回想当初的选择 感觉又是何等的正确
初来广医三院,临床营养科在医院的地位有点边缘化,是一个被人遗忘的科室,教学、科研工作基本空白。
在科室领导曾青山主管带领,门诊第一党支部翁智胜书记的支持和帮助下,临床营养科开始了医教研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后来,临床营养科开设为解决肥胖伴有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肥胖的减重、助孕指导体重管理门诊及体质辩证门诊,现在在省内已经是略有名气。
教、研工作也齐头并进,实现很多零的突破,立项省自然项目1项、省科技1项,市中医2项等省、市、校课题。参与中医学教学工作,授课《中医学》、《方剂学》等课程。
我们常说 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 新疆是一种瘾,去过戒不掉 柔济喀什连线是我一个梦想 我是多么想让柔济精神在喀什发扬光大 让柔济之花在祖国的西域绽放
刘佳(右起第二)与临床营养科同事
今年7月我很荣幸的被省卫健委派遣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临床营养科,成为柔性援疆医疗队的一员,对接帮扶当地医院科室进行科室学科建设与科研指导工作,在后方广医三院体重管理门诊成熟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西北地区孕期体重管理的规范性试验基地建设与科研研究。
深秋的喀什天气渐冷,随着供暖的开始,也意味着喀什正式进入冬季,然而在喀地一院,冷的是身体,暖的是心灵。
临床营养科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在临床治疗中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科室发展的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我通过深入了解科室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科室学科建设规划。
我与科室人员共同探讨科室目前发展困境以及未来科室发展方向,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着眼实际,进行科室学科门诊亚专科定位,结合喀地一院强势及特色学科,开展有效可持续性门诊亚专科建设,形成医—科—社相结合的临床营养科。
运用广医三院体重管理门诊和孕产营养门诊的学科建设经验,目前已参与了十几例超重和亚健康人群的诊治。进一步加大对科室的宣传力度,通过医院微信订阅号平台发布科室稿件,提倡加强对医护人员积极加入对患者的营养宣教力度。
结合目前科室人员论文发表情况以及职称情况,进行针对性科研课题申报辅导。我想授之以渔才是精准对接的目的,为了更好的将“授人以渔、教人骑车”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模式进行下去,主动带领科室人员走进临床科室,进行针对性营养授课模式,努力提升科室“造血”能力,通过“专家带骨干”的方式打造一支“本土化”人才队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柔济喀什连线正在进行时 前方喀地一院,后方广医三院 喀什—广州,心在一起
当你无法放弃自己内心的渴望与梦想,那就勇敢前行吧。
在人生记忆的长河中,喀什之旅只是匆匆一瞬,时光总是走得很快,转眼间入喀一个多月了,广东和新疆,一个在祖国的东南边垂,沿海而居,一个在祖国的西北,临漠而治,原本陌生遥远的两个省份,凭借着“援疆”的契机,画出了一条绚烂温馨的“最美对角线”。
粤喀情深如南海,羊城喀什若比邻,值我院建院120周年之际,在五千五百公里的南疆喀地一院,遥祝我院的明天更美好,昨日的您风采依旧,今日的您依旧魅力,明日的您引领未来。我将继续秉承“柔心济世、尚道精医”的医院精神,带着使命和责任砥砺奋进。
作者简介:刘佳,201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毕业后入职广医三院,现为临床营养科主治中医师,2019年10月29日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柔性援疆医疗队队员前往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工作。
感谢刘佳博士对本次征文活动的大力支持
策划:医院办公室
统筹、审核:白恬
整理、编辑、校对:黄璀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