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
首页
关于我院

医院介绍第三临床学院历史沿革医院文化院务信息公开招标采购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活动公告医疗新技术媒体聚焦电子院报

医疗服务

交通指南楼宇分布就医流程就医须知科室导航专家介绍出停诊信息医保政策预约挂号

专家介绍
科研教学

科研动态科研管理系统中华产科急救杂志教学动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西医规培系统招生计划进修人员教育中心实验室

护理园地

护理园地护理概况护理动态科研教学天使风采

健康科普

医患问答健康常识宣教视频

党群工作
百姓评医院

患者心声院长信箱举报中心

首页 >所有科室 >外科系统 >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

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

 

一、中心介绍
    本中心主要从事干细胞、再生医学、生物材料和3D打印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致力于研发新一代的组织修复再生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临床需求。
    我们采取以“价值验证”(Proof-of-Value)为导向的转化研究新思路,专注于提升科学技术的临床、社会价值,并围绕临床转化瓶颈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高水平的应用基础研究,以提高科研成果临床转化效率,扩大科研工作的临床、社会影响力,更快、更好地造福病人与社会。

 

愿景(Vision):让再生医学和3D打印成为临床常规治疗手段!
    使命(Mission):为社会、家人与自己研发最好的组织修复再生技术!

                              做组织修复再生医学新纪元的创新者与开拓者!
    价值观(Value):创新!激情!成长!共赢!


二、中心主要人才力量简介


    本中心拥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水平的年轻且富有激情的中青年科研及临床转化人才队伍,团队人才梯队组成合理,研究背景多元化,涵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材料学、临床医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以高效开展交叉学科的临床转化研究。目前本中心临床转化科研团队有10人,其中教授1名、 副教授2名、博士后3名、技术员3名和管理秘书1名,全部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6名),团队成员均毕业于新加坡、英国、日本、香港等多所境外知名高校及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境内知名高校。


1.中心主任简介

   张智勇,科室主任。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2012-2016年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国家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员、博导、课题组长(31岁破格晋升正高职称、博士生导师),2017年起任职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担任教授、博导,负责创建广州医科大学再生医学与3D打印技术转化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已成功入选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市“启明星”计划、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等6项国家级、省、市级人才计划,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13项国际、国内学术奖项 。并指导研究生获得各类创新创业奖项11项;主持与参与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子课题)、863计划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科研课题10余项;长期专注骨组织修复再生的转化研究,多项成果已临床转化( 包括1项成果已转让给国外生物技术公司)。
    长期受邀担任荷兰Reumafonds、新加坡SingHealth、香港HMRF等国际科研基金的外审专家,以及中国国家重点研究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等多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基金、学术奖项及重点实验室、学科的评审专家。此外,还担任国家食药总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评审专家、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聘专家等20余个学术及行业组织任职,负责与参与3个骨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了国家“十三五”再生医学、生物医用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战略布局、重大发展政策的制定。发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30余场;受邀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再生医学工作组副组长等18个国内外学术兼职。



2.团队成员


   

    燕 翼,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第五层次。荣获第79届日本循环器学会国际优秀留学生奖(第一名)等奖项。主持日本政府JSPS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广州市科技厅专项等多项基金。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24) 《Cardiovascular Research》(IF 6.0)等知名SCI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王 簕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退行性疾病及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等疾病的微创治疗;掌握脊柱感染,脊柱畸形,脊柱骨折等疾病的系统规范诊治,尤其在脊柱微创技术方面有较高的造诣,率先在我院开展的微创神经阻滞诊疗技术已成为特色项目。目前在国家级和省级多个骨科学会担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多篇SCI论文,入选广东省第一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和广州市医学骨干人才。


   张 弛,副主任,医学博士,曾在美国Hackensack大学医学中心、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医学院、及印度Ganga骨科中心进修关节置换及重建技术,擅长关节疾病及运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在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中华关节外科、中华创伤骨科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第五层次。荣获第79届日本循环器学会国际优秀留学生奖(第一名)等奖项。主持日本政府JSPS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技基金、广州市科技厅专项等多项基金。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Communications》(IF 12.24) 《Cardiovascular Research》(IF 6.0)等知名SCI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


   王 钊,博士后,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Journal of Biomechanics》《中华骨科杂志》等骨科与生物力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任 浩,博士后,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在《Biomaterials》(IF=8.387)上发表SCI论文1篇,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技基金;曾参加ICBME 、TERMIS-WC、TERMISAP等国际会议,获得2014年韩国TERMIS-AP国际会议Travel Award及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王文浩,博士后,香港大学博士毕业。期间以Co-I身份参与香港大学及政府多项课题,《Bioactive Materials》《Colloids and Surface B: Biointerfaces》《Tissue Engineering: Part A》《Polymer International 》等SCI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周永林,技师,硕士毕业于暨南大学。拥有多年人源细胞产业化、 标准化平台建立经验及生物医疗器械生产和质量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实验室运营和管理工作经验。




   宋李治,技师,硕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熟悉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质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2.12)上发表SCI论文1篇。




   叶苗漫,技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期间参与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熟悉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培养,以及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技术。





   周演云,管理秘书,硕士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负责2014-2016年度《广州社科年鉴》“马克思主义、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专题的撰写;在《广州青年蓝皮书》上发表文章《广州大学生发展状况》。




三、团队近年所获科研成果

团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 IF 12.24)《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 12.12)《Biomaterials》 (IF 8.4)《Stem Cells》 等领域内著名的SCI杂志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并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近20项国际、国内学术奖项,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广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人才博士后基金等人才计划十余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子课题、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市级项目二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及新加坡NMRC NIG、Singhealth基金、日本JSPS基金等国外科研基金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