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我院新生儿科青年文明号志愿者赴阳西县妇幼保健院开展了一场义诊活动,为当地的近百位儿童提供免费咨询诊疗服务。志愿者们从临床、营养、预防、康复四方面为当地家长及儿童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并且给需要的儿童免费赠送了胃肠药、感冒药等常用药物。
一年前欢送陈立民副主任医师赴阳西帮扶
也正是这次义诊,为我院新生儿科陈立民副主任医师持续一年的帮扶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去年的8月29日,陈立民副主任医师响应广东省“卫生人才智力扶持山区计划”,作为我院援助派出的第二轮第三批医疗专家,出任挂职阳西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一职,开始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一年时间很快过去,陈立民扎根山区,积极参与阳西县妇幼保健院的管理,充分利用自身的临床和科研经验,帮助阳西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取得了良好成效。
全县首个无家人陪护的新生儿专科诞生
阳西县地理位置偏僻,医疗技术力量不足。针对这一特点,在当地卫生局和该院领导的协调和帮助下,借力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我院儿科也积极、主动地协助陈立民副主任医师对阳西县妇幼保健院儿科的学科建设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2015年2月11日,在陈立民及我院儿科的帮助下,阳西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正式开业,这也是全县首个高诊疗水平、无家人陪护的新生儿专科。在筹建过程中,我院儿科给予了陈立民以具体的指导,从布局设计,到设备配置、人员安排,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陈立民依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协助该院制定了一系列的诊疗护理常规与流程,大大提高了当地新生儿救治水平。
我院协助成立的新生儿科正式成立
作为挂职副院长,“医院管理”是陈立民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针对该院儿科医疗设备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医务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陈立民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大力宣传一线医师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稳定医生队伍;做到以事业留人;积极联系我院,为当地医院解决紧缺医疗设备难题。促进了该院的医护队伍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升。
学科建设和医院管理的成效,迅速在医院服务能力提升上得到呈现。今年1至6月,该院儿科专家门诊约1500人次,较前明显增加;儿科住院人数696人,较去年同期增加4.4个百分点。
授之以渔,学习班培养技术人才
我院儿科早在1923年即独立设科,经多年建设,其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在市民中享有良好声誉,并被评定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重点学科、广东省四星级青年文明号。陈立民借助我院儿科的广阔平台,充分利用我院的学科优势主办学习班,协助阳西县妇幼保健院培养技术人才。
陈立民在“新生儿窒息与复苏及高危儿管理”学习班
2015年1月24日,我院儿科组织多名医疗、护理专家在阳西县妇幼保健院举办了一次为期2天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新生儿窒息与复苏及高危儿管理”学习班。这次学习班为当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活动。当地卫生局、各基层医院高度重视,多家医院由主管院领导亲自带队,来自全县的150余名学员参加了学习班,促进了新生儿复苏技能规范化在基层的普及应用。
针对阳西县妇幼保健医院医务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我院先后免费接收该院产科护士长、4名儿科护士到我院产科、儿科进行进修,为该院培养了一批护理骨干。
作为拥有20余年临床经验的儿科医生,陈立民还在专家门诊、主任医师查房、组织病例讨论、理论授课,主持或组织疑难、危重患儿救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在建立或完善了病历书写规范,建立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提高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等危重疾病救治成功率等方面取得了工作成绩,促进了阳西县妇幼保健院业务工作的发展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陈立民主持病例讨论
援助医疗设备,组织义诊帮扶
阳西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疗设备也较为缺乏。陈立明同志向医院反映了相关情况。我院了解到这一现状后,积极组织援助医疗设备,今年7月,我院肖国宏副院长带队,将价值10万元的医疗设备赠予该院,包括新生儿喉镜、婴儿培养箱、经皮胆红素测量仪、脉搏氧饱和度仪等送到该院,提高了该院的诊疗实力。
组织我院医务志愿者为当地儿童义诊
与此同时,挂职一年期间,我院儿科先后4次以儿科、儿科党支部、省青年文明号的名义组织医护骨干到阳西县进行义诊帮扶活动,他带领青年号手们就婴幼儿疾病诊治、儿童保健、营养管理、儿童心理、儿童康复等方面予以诊治及指导,并免费发放药品5000余元。通过义诊,展示我院的良好形象,彰显我院儿科的技术实力,解决患儿及家属的实际需求,得到了当地居民及当地领导的认可。
帮扶期间,陈立民副主任医师克服了年龄、家庭生活安排以及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基层医院条件差等各种困难,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帮扶任务,展示了我院医务人员高超的技术水平、优质的服务能力与良好的个人风貌,也提高了阳西县妇幼保健院的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励了当地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新生儿科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