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地区,人们常常习惯把满28周的早产儿称为“七星仔”,意思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出来了。有人说“七星仔”聪明,以后会大有成就,有人却说“七星仔”难养,常常生病,常常往医院跑......那么,这些宝宝在成长过程中究竟会变得怎么样呢?
早产儿聚会,欢乐即将开演
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来临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新生儿科青年文明号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因为一年一度的早产儿家庭聚会又如约而至了,那些曾在广医三院诞生的“七星仔”们都会回来一起欢度六一。
儿科崔其亮主任介绍活动
每回聚会还没开始,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们都满心期待地想知道这些宝宝的成长,大家对“七星仔”宝宝满满的都是回忆,如数家珍地诉说着与早产儿之间互动的故事:“啊,这个28周宝宝当时住了两个多月的,前些天过来已经两岁多了,会叫阿姨了!”、“这三胞胎好可爱啊,都齐齐走路了!还有那三胞胎也是!”、“30周的他当时得了败血症,差点被放弃了,如今都蹦跳个不停呢”……
想到这些曾经在生命险滩中的孩子被我们拉了回来,看到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幸福的笑脸,大伙都打心眼里高兴!想起当初他们的父母们无助、焦虑、恐惧,想起我们一步步共同并肩战斗迎接宝宝们的到来,每一年的聚会更加来之不易。
5月30日,六一儿童节前,这些可爱的、曾经历过生死较量的宝宝们回“家”团聚来了!你瞧,他们已经会爬、会站、会走、会跑、会唱歌、会跳舞:那边,星仔(2007年出生、28+周、出生1.15kg)正和妈妈一起跟姐姐们开心地说着自己上学的趣事;再看舞台上,蒙宝仪妹妹(2011年,28周,出生1.25kg)把她在幼儿园拿奖的《小苹果》舞蹈呈现给大家;惊艳的是,刘妹妹(2010年,28+周,出生1.4kg)在妈妈的音乐熏陶下,两曲高音《Let it go》《我爱你中华》飘荡着整个大厅;快看那边那对宝宝,猜猜多大?还差几天就满1岁了(2014年,27+周,出生分别1kg、1.1kg),他们在地上玩得正欢呢……
现在的他们多么健康快乐地成长,谁又会知道他们初生时一个个心酸的日日夜夜呢?每一个宝宝的背后,都是一份坚持!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们每一年的今日,总会团聚于此,分享彼此的经历。
明日“歌神”!!
看,我的舞姿不错吧!
正如一位早产儿的父亲麦先生说的:“我经常带孩子回来这里看看,我只是想让他记住,他的命是医务人员给的,长大后要懂得感恩”。数不清是第几次了,麦先生总会带着他的孩子回来看我们,当初这个865g的宝宝,住了将近4个月,无数次死里逃生,在成长的道路上,积极追赶着同龄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此时小宝贝正在开心地玩耍着,如果不提,谁会想到他是一个超未成熟儿吗?5岁的刘妹妹问我们,“我可以回早产室(NICU)看看吗?”我们告诉她:“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门永远是敞开的,欢迎各位宝宝回来”。
出院后的早产儿,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半年、每年,都会回来新生儿科探望我们,接受我们的随访,做些康复治疗等等。看到孩子们点点滴滴地成长,新生儿科大家庭里每一分子总会从心底里生发出一种幸福感!繁重的临床工作,虽忙,却甜在心里!
好多好玩的呀,我也要!
哇,切蛋糕咯!
如今,早产儿聚会已成为新生儿科每年六一的惯例,每年这个时候,医护人员在等待着一个个家庭的回归团聚。都说当下的医患关系如同绕着怪圈行走,互相不信任、指责甚至打砸时有发生。但在新生儿科大家庭里,医患之间本着全力救治的心态,充分沟通,彼此理解;医护尽最大的努力救助患儿,守住一个个新生命。
在这里,每一个小家庭都心存一份感恩与珍惜。医患之间是“患难与共”的朋友,而每一个家庭的相聚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缘分。早产儿聚会每年都在举办,尽管形式简单,但却为这些特殊的家庭的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互相沟通、互相取经、互相鼓励的平台;让这些孩子们可以有机会一起健康快乐成长。借助这样一个聚会,将早产儿大家庭联盟凝聚一股力量,年年岁岁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小幼苗”早产儿以及他们的家庭一起健康茁壮成长!让“健康从此起航,祝福永远相随”的早产儿聚会主题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
每一年,我们相聚在这里!
今天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祝愿所有的小天使们节日快乐、健康成长!
儿科、儿科青年文明号 邱国莹
“柔济妈妈”口述:三代人与柔济的32年情缘
咨询电话(正常上班时间):020-81292183
荔湾院区:广州市荔湾区多宝路63号 邮编:510150
黄埔院区:广州市黄埔区长贤路55号 邮编:510530
首页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粤ICP备14035431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302000168号
技术支持:39健康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