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以本为本 立德树人
强化立德树人,加强思政建设:院长、书记讲思政课,累计讲授15堂思想政治理论课,1036名学生接受教育。融入思政和人文医学教育,促进学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健康人格和鲜明个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74人获得教育系列的专业职称,研究生导师由2013年的54人增至2018年的99人;2014-2018年共有1人荣获“首届医学院校MBBS项目青年教师英文讲课大赛三等奖”,1人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临床组)、最佳教案奖(全国共三名)。2016年神经内科《脑梗塞的急性处理》课件获高等教育组一等奖。陈敦金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感动广州教师”称号。
培育成就学生:第三临床学院学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杂志上发表文章的5人。承担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81个(其中国家级17项),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2012级本科生潘龙组建科研团队,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类科研创新大赛中获奖,入选“2017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其事迹被《人民日报》报道。
l 人才兴院 队伍优化
医院坚持“人才兴院”的方针,2017年出台了《“十三五”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建立了“引才、育才、评才、用才”一系列的人才工作机制,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加快了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步伐。
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
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员素质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总量由1847人增长到2155人;具有高级职称者由290人增长到346人;主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由1472人增长到1770人;博士由121人增长到171人,硕士由343人增长到492人。
人才引进和培养卓有成效,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合理。引进“青年千人”唐道林、张智勇教授来院工作,全职引进南山人才10人,其中二层次2人,三层次1人,四层次1人,五层次5人,柔性引进26名特聘教授。
目前医院有“青年千人”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0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的优秀专家4人、青年后备人才8人;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的领军人才1人、重点人才11人、骨干人才9人,广州市“岭南英杰工程”第二梯队后备人才1人;校级南山学者10人,高水平大学学术骨干6人。选派骨干员工4187人次到国内外学习、进修和新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