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新技术

全球第二:我院范勇博士团队运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实现HIV免疫

发布时间:2016.04.11 来源:科研管理科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11361


 4月6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及普通高校生殖与遗传重点实验室范勇博士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d Genetics上发表论文,报道其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也是国际上继去年中山大学黄军就教授发表在Protein and Cells杂志上关于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第二篇研究文章



发表在《辅助生殖与遗传学期刊》的论文截图



范勇博士介绍,他们研究的目的是对CRISPR/Cas9技术在早期人类胚胎的精准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和制定原则。他们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废弃的人类3PN受精卵进行编辑,从而使免疫细胞的细胞膜蛋白CCR5 (这是HIV病毒入侵T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基因进行精确修饰,并希望以此达到免疫艾滋病的效果。这种突变称为CCR5Δ32,人类中少部分幸运儿与生俱来带有这种变异。研究使用的废弃的人类3PN胚胎由于包含了额外的多余一套染色体,从而不会再发育而成为废弃胚胎细胞。基因分析显示,在26个编辑胚胎中有4个被成功编辑。并非所有胚胎染色体都产生了CCR5Δ32变异,部分仍包含未发生改变的CCR5蛋白。胚胎均在实验三天后被销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范勇博士



范勇团队在论文中明确表态:“我们相信,在伦理问题和科学问题都妥善解决以前,任何试图通过对早期胚胎进行改造并制造转基因婴儿的行为都要严格禁止。”



第二篇人类胚胎细胞基因编辑论文,再次点燃了人们对CRISPR技术的讨论,截图自Science


范勇团队论文受到国际顶级期刊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如Nature、Science、MIT Technology Review等。哈佛大学干细胞生物学家George Daley认为范勇博士的最大贡献在于成功利用CRISPR/Cas9技术精准地引入了基因改造,在胚胎层面如何抵抗HIV的概念验证。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Tetsuya Ishii倒是觉得这实验不存在什么问题,毕竟研究获得了中国相关部门的审批,也得到了胚胎捐赠者的同意。


有海外学者评论称:其实胚胎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研究一样,风险与机遇并存,无论中国学者做不做,总是会有人推进的。而将来制定游戏规则的,一定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非常简单,AlphaGo是不会和异构神机谈判的。去年12月,中国科学院就和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国家科学院共同举办了首次人类基因编辑峰会。大会明确允许科研目的的人类胚胎编辑研究。无论是黄军就教授针对地中海贫血症的基因编辑,还是范勇团队针对艾滋病的胚胎细胞实验,这都是中国学者在提升人类健康之路上做出的努力探索,也是中国团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所取得的先机。要知道,未来基因编辑疾病治疗的市场前景,是无法估量的。外界如何评论并非就是权威,研究环境也会不时地改变,而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所坚信的道路上,认真做好手中的研究,取得自主的知识产权和话语权,不至于将来受制于人。有这样的坚持,在国际上才有自己的地位。



科研管理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