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羊城晚报》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一定要开刀,这种新方法也管用!

发布时间:2019.05.08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人:医院办公室 点击数:5306

2019-05-08 10:24 羊城派


如果出现腰痛、脚麻和下肢放射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和治疗


文/羊城派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黄璀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青年人较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张平介绍,一般腰4/5椎间盘、腰5骶1椎间盘发病率最高,约占95%,如果出现腰痛、脚麻和下肢放射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和治疗,对于已有腰椎间盘轻度突出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打喷嚏都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最近,45岁的王阿姨遇到了大麻烦,一打喷嚏就连带着感到腰痛和腿痛,疼痛厉害时连走路都成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求医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经药物、针灸、推拿等治疗无效后到广医三院就诊,脊柱外科主治医师钟志宏经检查后,为王阿姨推荐经椎板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



钟志宏解释,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脊柱微创手术,按照手术入路(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经椎间孔入路、经椎板间隙入路,分别简称为侧路镜和后路镜。

椎板间隙入路首先要进行经皮细针穿刺,通过X光定位后做一个8mm的小切口,然后置入脊柱内镜,在直视下辨识硬膜囊、神经根和椎间盘组织,用髓核钳等工具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手术全程均在显示屏幕图像引导下完成操作。

微创技术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

钟志宏介绍,与传统腰椎开放手术相比较,脊柱内镜技术有很多优点。手术伤口小、肌肉组织损伤小、无破坏骨性结构,对脊柱结构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不需附加腰椎融合、“打钉子”,保留了脊柱的活动度;术中、术后出血少,不需放置引流,术后感染发生率低;术中对神经根、硬膜囊的骚扰小,且有生理盐水灌注,术后炎症反应轻;术后恢复快,一般麻醉后6小时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费用低。

当然,任何治疗都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外科医生本人的经验。同时,这项技术要求脊柱骨科医生更加熟悉人体的脊柱构造,掌握经皮脊柱内镜手术的各种适应症和熟练手术技巧。


经椎板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原理



预防椎间盘突出的方法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受到积累伤所致,而积累伤又是加速退变的重要因素,故减少积累伤显得非常重要。

张平建议,过度肥胖及不良的嗜好,比如吸烟、酗酒等,会加剧腰椎间盘退变;长期坐位工作者需注意调整桌椅高度,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跷二郎腿、含胸弯腰驼背等不良坐姿,定时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常弯腰的劳动者,应定时伸腰、挺胸,必要时使用宽腰带保护。

避免太剧烈的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不良习惯,如剧烈咳嗽、打喷嚏、长期便秘过度用力排便等;推荐运动项目是游泳、吊单杆、飞燕式及拱桥式腰背肌功能锻炼等。

很多病人在治疗后的一定时期内会佩戴腰围,同时还应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张平提醒,长期使用腰带而不锻炼腰背肌,反而会因废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搬重物时,最好采用屈髋、屈膝关节的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冯茵

推荐